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1].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临床上多为对症治疗以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学中属于“癫狂”范畴,最早见于《内经》中《素问·宣明五气》:“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癫,搏阳则癫疾”.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中以症状区分癫狂:“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积年累月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现代中医对癫和狂的认识根植于阴阳学说,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先天禀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