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蜈蚣药理作用、临床用量及毒性研究概况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维普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田莎;田雪飞;黄晓蒂;姚天振;龙嘉浩
作者机构:
[黄晓蒂; 姚天振; 田雪飞; 龙嘉浩; 田莎] 湖南中医药大学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蜈蚣;药性;毒性;临床应用;综述;学术性
期刊:
湖南中医杂志
ISSN:
1003-7705
年:
2018
卷:
34
期:
5
页码:
212-214
基金类别: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JJ6113);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一般项目(编号:15C1033); 中医内科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YNK201504);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摘要:
中药蜈蚣属节肢动物门唇足纲蜈蚣目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微火焙黄.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辛温走窜、通经逐邪的功效,为祛风镇痛、攻毒散结之要药[1].蜈蚣作为中草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下品,《中国药典》记载其炮制为支竹片,用量为3~59,但竹节片的炮制对蜈蚣临床用量的控制难以把握.本文拟对蜈蚣临床药理作用、临床用量及其毒性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旨在为保证蜈蚣的安全有效用药所亟待开展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和思路启发.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