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养心通脉方主要与次要有效部位交互作用抗心肌缺血的研究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会议论文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会议论文
作者:
黄献平;袁肇凯;陈清华;简维雄;莫莉;...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心肌缺血;有效成分;交互作用
关键词(英文):
yocardial schemia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ISSN:
1673-6273
年:
2009
期:
13
页码:
2505-2507
会议名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名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时间:
2009-07-01
会议地点:
咸阳
会议赞助商:
中华中医药学会
基金类别:
国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541005)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4A039)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JJ3026)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中医诊断研究所
摘要:
目的:明确养心通脉方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方法:从养心通脉方原方中综合提取出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5个主要成分部位及复方多糖、丹参菲醌2个次要成分部位。根据L4(23)正交设计组成4个处方:①处方1:基础因子+复方多糖、丹参菲醌;②处方2:基础因子;③处方3:基础因子+复方多糖;④处方4:基础因子+丹参菲醌;另设空白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观察各成处方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5 s、30 s、120 s、300 s、600 s,4个处方组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
摘要(英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s of Yangxin Tongmai Formul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4 ( 23 )orthogonal design, the 5 primary components: Ginsenosides, Tanshinone IIA, Ginsen Polysaccharide, total alkaloid and total valotile oil and the 2 secondary components: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phenanthrenequinone composed 4 recipes: ① recipe 1: basic factor plus compound polysaccharide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phenanthrenequinone; ②recipe 2: basic factor; ③recipe3: basic ...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