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分泌外泌体及表达微小RNA-126的影响
作者:
熊武;白雪;肖慧;兰宏伟;朱晨鸿;...
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2020年36(12):1183-1190 ISSN:1009-2587
作者机构:
[兰宏伟; 熊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沙 410208;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整形外科,长沙 410013
关键词:
外泌体;新生血管化,生理性;内皮祖细胞;黄芪甲苷;微小RNA-126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EPC)分泌外泌体及外泌体中微小RNA-126(miRNA-12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出生的1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7 d,其间行形态学观察;取第3代细胞,采用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和双荧光染色法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甲苷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黄芪甲苷组细胞加入终质量浓度100 mg/L的黄芪甲苷培养24 h,PBS组细胞加入等体积的PBS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收集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CD9、CD63和CD81表达,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PC外泌体(EPC-Exo)形态,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检测EPC-Exo的粒径,采用二辛丁酸法测定EPC-Exo的浓度(样本数为3),采用反转录PCR法测定EPC-Exo中与血管新生相关miRNA-126-3p和miRNA-126-5p的表达(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1)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贴壁生长,圆形、梭形、条形等多形态同时出现;继续培养至第7天时,细胞边缘清晰,呈铺路石样排列,中央细胞呈圆形,周边细胞呈梭形。(2)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显示细胞膜染绿色,细胞核染蓝色;双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呈橙黄色。经以上鉴定,细胞被证实为EPC。(3)培养24 h,2组EPC-Exo的CD9、CD63和CD81表达均呈阳性,证实本实验已成功提取EPC-Exo。(4)培养24 h,2组EPC-Exo均呈圆形膜囊泡,形态无明显差异。(5)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中98.7%的EPC-Exo粒径为84.7~143.1 nm,PBS组中98.0%的EPC-Exo粒径为88.7~123.5 nm。(6)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的质量浓度为(310±5)μg/mL,明显高于PBS组的(257±5)μg/mL,
t=13.369,
P<0.01。(7)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中miRNA-126-3p(
t=16.062,
P<0.01)和miRNA-126-5p(
t=3.252,
P<0.05)均明显多于PBS组。
结论:黄芪甲苷可改善人EPC分泌外泌体的功能,且所分泌的外泌体负载miRNA-126。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
白雪;罗萍
期刊:
河南中医,2020年40(2):276-278 ISSN:1003-5028
作者机构:
[白雪]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萍]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干眼症;中医药;用药规律分析
摘要:
目的:对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处方进行收集,分析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和人工筛选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文献,整理出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中药,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中医药治疗干眼症高频单味药物主要有菊花、麦冬、枸杞子、生地黄、白芍、甘草、当归。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肝、肾经多见。结论:肺阴不足及气阴两虚引发的干眼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清热利肺、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为治疗干眼症的常用治疗原则。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