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灸推拿专业局部与腧穴解剖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探讨
期刊:
求知导刊,2017年(10):128-128 ISSN:2095-624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湖南 长沙,410208;[彭靖; 潘波; 殷坚; 李新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解剖;腧穴;针灸推拿
摘要:
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针灸推拿专业开设局部与腧穴解剖课程,体现出中西医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对医学生提高针灸基础与临床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局部与腧穴解剖课程设置情况、教学内容实施等方面,探讨此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提高口腔颌面解剖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解剖学研究,2017年39(2):152-153 ISSN:1671-0770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林检生; 潘波; 余清平; 陈安; 刘华金]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口腔颌面解剖;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摘要:
口腔颌面解剖是口腔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内容繁、杂、难、重,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而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根据口腔颌面解剖课程的特点,结合医学生的教育模式,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创新考核方式的教学模式,来探寻提高口腔颌面教学质量的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机构:
[潘波; 殷坚; 余清平; 李亮; 陈安; 蔡雄; 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潘波; 殷坚; 余清平; 李亮; 陈安; 蔡雄; 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会议名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
2016-07-22
会议地点:
中国河北秦皇岛
关键词:
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补阳还五汤;红核脊髓束
摘要:
目的制备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并加以评价。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血瘀组和补阳还五汤(BuyangHuanwu Decoction,BYHWD)组(n=8),BYHWD组给予BYHWD 25.65 g生药/kg灌胃,1次/d。通过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横断术制备气虚血瘀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采用中医宏观表征观察、肢体行为学检测
语种:
中文
展开
补阳还五汤及其四类有效部位对脊髓损伤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
黄胜;袁莉;陈安
(陈安);殷坚
(殷坚);潘波
(潘波);...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36(9):36-39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黄胜; 袁莉; 谷陟欣]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潘波; 殷坚; 李亮; 陈安]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脊髓损伤;补阳还五汤;运动功能;细胞凋亡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D)及其四类有效部位(生物碱、苷、多糖、苷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的影响,探究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 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SCI 组、BYHWD组、生物碱组、苷组、多糖组、苷元组。通过在T3-T4之间横断右侧半脊髓制备SCI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1 w、4 w、8 w运用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术后8 w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SCI组与药物干预各组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术后4 w,BYHWD 组和生物碱组大鼠的BBB 评分高于SCI组(P<0.05);术后8w,BYHWD组、生物碱组和苷组大鼠的BBB评分高于SCI组(P<0.05)。术后8 w, SCI组及药物干预各组大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BYHWD组、生物碱组和苷组大鼠的细胞凋亡率低于SCI组(P<0.01或P<0.05);生物碱组、苷组、多糖组、苷元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BYHWD组(P<0.01或P<0.05)。结论 BYHWD具有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作用,其有效部位中的生物碱、苷可能为起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SCI大鼠运动皮质神经元凋亡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PBL+微课教学法在心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31(12):130-131 ISSN:1003-7705
作者机构: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 长沙,410208
关键词:
心脏解剖;微课;传统教学法
摘要: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微课教学法在心脏解剖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40名在校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微课教学法.心脏解剖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传统试题、病例与实践试题成绩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技能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易于知识记忆5个项目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BL+微课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心脏解剖的教学质量.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