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科学科普基地
项目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项目批准号:
2017ZK3003
资助经费:
20万
立项时间:
2017
项目级别:
省部级
项目来源:
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普基地
展开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大鼠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IL-17表达的影响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17(21):4028-4031 ISSN:1673-627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410208;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科 湖南长沙410015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脊髓损伤;细胞凋亡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大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及IL-17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SCI组、BYHWD组,通过在T3-T4横突间横断右侧半脊髓制备SCI模型,分别于手术前1d及术后1 d、1 w、4 w、8 w运动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术后8 w用Tun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IL-17的表达。结果:BBB评分比较:SCI组、BYHWD组BBB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YHWD组在术后4 w、8 w两个时间点均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比较:SCI组与BYHWD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YHWD组凋亡率低于SC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阳性细胞率比较:SCI组、BYHWD组IL-17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P<0.01)。BYHWD组IL-17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I后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IL-17的表达增加有关,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下调IL-17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
语种:
中文
展开
关于针灸推拿专业局部与腧穴解剖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探讨
期刊:
求知导刊,2017年(10):128-128 ISSN:2095-624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湖南 长沙,410208;[彭靖; 潘波; 殷坚; 李新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解剖;腧穴;针灸推拿
摘要:
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针灸推拿专业开设局部与腧穴解剖课程,体现出中西医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对医学生提高针灸基础与临床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局部与腧穴解剖课程设置情况、教学内容实施等方面,探讨此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丹龙醒脑片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4(26):5042-5044 ISSN:1673-627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13;[陈红艳; 余清平; 何倩; 李继红; 李花; 刘旺华; 周小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丹龙醒脑片;脑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摘要:
目的:从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介素(IL-1β)表达变化揭示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NF-a 和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丹龙醒脑片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假手术组有一定量的TNF-a 和IL-1β表达,缺血后TNF-a 和IL-1β迅速增加,丹龙醒脑片组显著抑制TNF-a 和IL-1β的表达,模型组和丹龙醒脑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TNF-a 和IL-1β等表达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丹龙醒脑片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0(22):148-150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长沙,410007;[陈红艳; 余清平; 何倩; 李花; 李新华; 周小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丹龙醒脑片;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
摘要:
目的 从IL-1β、IL-6表达变化揭示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IL-1β、IL-6蛋白的表达.结果 丹龙醒脑片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假手术组有一定量的IL-1β、IL-6表达,缺血后IL-1β、IL-6迅速增加;丹龙醒脑片组显著抑制IL-1β、IL-6的表达.模型组和丹龙醒脑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 05).结论 丹龙醒脑片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IL-1β、IL-6等表达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丹龙醒脑片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ICAM-1表达的影响
期刊:
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28(5):141-143 ISSN:1003-770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7;[陈红艳; 何倩; 李新华; 周小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丹龙醒脑片;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
摘要: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片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神经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丹龙醒脑片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假手术组有一定量的NF-κB、ICAM-1表达,缺血后NF-κB、ICAM-1迅速增加,丹龙醒脑片组能显著抑制NF-κB、ICAM-1的表达,模型组和丹龙醒脑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抑制由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NF-κB、ICAM-1表达可能是丹龙醒脑片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语种:
中文
展开
细胞凋亡及bax基因表达与舌苔变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
李新华
(李新华);吴正治;李明;张永锋;陈嫚茵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年24(1):57-59 ISSN:1673-7717
作者机构:
[李新华] 湖南中医学院;[张永锋; 吴正治; 李明; 陈嫚茵]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007;广东深圳518029
关键词:
舌苔;细胞凋亡;基因;TUNEL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
摘要:
目的:检测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和蛋白产物,探讨舌苔厚度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bax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剥苔bax基因过度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增多,而厚苔bax基因低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减少.bax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并导致舌苔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语种:
中文
展开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中医药导报,2002年(01):45 ISSN:1672-951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长沙410007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多媒体
摘要: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如何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思考的主题.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各院校纷纷引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谋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不同证型者唾液皮质醇含量的观测
期刊:
中医药导报,2001年7(3):123-124 ISSN:1672-951X
作者机构:
[李新华]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唾液;皮质醇;辨证;放射免疫
摘要:
目的:考察唾液皮质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1例患者按辨证标准分为4组,虚寒证19例、虚热证20例、实热证27例、虚实夹杂证2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6例,运用放射免疫法观测唾液皮质醇含量.结果:唾液皮质醇含量数值依次为虚寒<正常<虚实夹杂<虚热<实热,虚寒、正常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实热组显著高于虚热、虚实夹杂组(P<0.05).结论:不同证型者唾液皮质醇含量各有其特点,唾液皮质醇可考虑作为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语种:
中文
展开
白苔和黄苔细胞化学指标的观测
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7(6):56-57 ISSN:1006-3250
作者机构:
[李新华; 周小青] 湖南中医学院;[吴正治] 广东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所
关键词:
舌诊;白苔;黄苔;细胞化学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舌苔舌上皮细胞化学变化特点。方法:运用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检测了33例病理白苔和35例黄苔舌上皮细胞化学7项指标的含量,并按辨证分型进行了比较。结果:白苔组各项指标除G-6-PDH外,均低于正常组,其中LDH、MDH、ACP有显著性差异,黄苔组各项指标(ACP除外)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白苔组;各项指标数值实热证组>正常组>虚寒证组,实热证组与虚寒证组、正常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苔和黄苔各有其不同的细胞化学特点,并与辨证结果基本一致。
语种:
中文
展开
白苔和黄苔舌上皮细胞化学指标的观测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21(1):1-2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基础课部,;[李新华; 周小青]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诊;白苔;黄苔;细胞化学;舌上皮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舌苔舌上皮细胞的代谢特点,运用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检测了33例病理白苔、35例黄苔与26例正常舌苔舌上皮细胞7项化学指标的含量,并按辨证分型进行了比较。结果:白苔组各项指标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外,均低于正常组,其中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酸性磷酸酶(ACP)3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黄苔组各项指标(ACP除外)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白苔组(P<0.05或P<0.01);各项指标数值实热证组>正常组>虚寒证组,实热证组与虚寒证组、正常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提示白苔、黄苔有各自不同的细胞化学变化特点,并与辨证结果基本一致。
语种:
中文
展开
对本科教材《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关节学一章部分问题的商榷
期刊:
解剖学杂志,2000年23(02):130 ISSN:1001-163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骨伤科!长沙410007;湖南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李新华] 湖南中医学院;[段戡]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于频主编的本科教材第四版<系统解剖学>(以下简称<系解>)已于1996年出版.现对其关节学一章的部分问题提出商讨意见.
1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解剖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人体解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名词>).根据国务院授权,该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术语,各有关部门均应遵照使用(<名词>序).<系解>中的大部分名词采用了<名词>中的规范名词,但仍有少数不规范名词.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王清任瘀血学说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中医药,2000年(6):6-7 ISSN:1672-0571
作者机构:
[李新华]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王清任;瘀血学说;内经;仲景学说
摘要:
王清任以《内经》、仲景学说为立论之本,敢于疑古创新,在长期解剖学研究和“亲治”、“屡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系统的瘀血学说。
语种:
中文
展开
六种舌苔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ANAE活性观察
期刊:
中医药导报,2000年(1):35-37 ISSN:1672-951X
作者机构:
[李新华; 周小青; 吴正治]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苔;红细胞免疫;淋巴细胞
摘要:
对116例6种病理舌苔患者和51例正常舌苔者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和淋巴细胞酸性 -α -醋酸萘酯酶(L -ANAE)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组RCR除黄厚苔组外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虚寒薄白苔组RICR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各组L -ANAE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中医辨证分组比较的结果 ,与舌苔分组基本一致 ,表明RCR、RICR、L -ANAE可作为察苔(尤其是虚寒薄白苔)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谈寓中医知识于解剖学教学之中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S1):16-17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长沙;410007
关键词:
中医;解剖学;教学
语种:
中文
展开
学习人体解剖学记忆法举隅
期刊:
现代中医药,1998年(03):41-42 ISSN:1672-0571
作者机构:
长沙市湖南中医学院 410007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记忆方法
摘要:
叙述了学习人体解剖学如何增强记忆的方法,有推理记忆,对比记忆,联想记忆,规律记忆,归纳记忆,要点记忆,直观记忆,图表记忆,形象记忆,口诀记忆等。
语种:
中文
展开
七种常见舌苔的细胞化学计量诊断研究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19(3):57-59 ISSN:1006-2157
作者机构:
[吴正治] 广东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李新华; 周小青; 郭振球]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诊;舌苔;计量诊断;细胞化学
摘要:
以117例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内LDH、MDH、G-6-PDH、ACP、ANAE、-SH、RNA七种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检测为基础,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正常薄白、虚寒薄白及白厚、薄黄、黄厚、花剥、光剥种舌苔的计量诊断模型,经临床回代检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可用度分别为93.2%、81.4%、87.2%和75.7%。
语种:
中文
展开
舌苔原理的综合实验研究
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年(4):5-8,2 ISSN:1005-7072
作者机构:
[李新华; 周小青; 郭振球; 吴正治]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苔/酶学;乳酸脱氢酶类/代谢;苹果酸脱氨酶类/代谢;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类/代谢;酸性磷酸酶类/代谢;核糖核酸/生物合成;唾液/化学;微量元素/分析;回归分析;人类
摘要:
本研究从细胞化学、环核苷酸、微量元素、内分泌、植物神经等角度对91例6种病理舌苔和26例正常舌苔者进行舌上皮细胞内LDH(乳酸脱氢酶)、MDH(苹果酸脱氢酶)、G-6-PDH(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ANAE(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CP(酸性磷酸酶)、-SH(巯基)、RNA(核糖核酸),唾液微量元素Fe、Zn,唾液游离皮质醇,血浆cAMP、cGMP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等16项指标的同步检测,并进行了各项指标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各种常见舌苔形成的原理,并为舌诊和察舌辨证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语种:
中文
展开
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化学的定性定量研究
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年(4):3-6+2 ISSN:1005-7072
作者机构:
[李新华; 黄献平; 周小青; 韩彬; 刘建新; 吴正治; 龙健]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诊;舌苔/化学;组织细胞化学;上皮
摘要:
本文运用显微分光光度技术对117例7种常见舌苔进行了舌苔上皮的细胞化学定位、定性、定量研究。结果分析:1、正常组G—6—PDH呈高度活性,LDH、MDH、ANAE、ACP均活性较强,—SH、RNA含量丰富,表明正常舌上皮细胞内氧化和合成代谢旺盛,尤以戊糖旁路活跃、酵解和溶解活性较强为其显著特点。2、各种病理舌苔在细胞化学变化上各有其特点:病理薄白苔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组;白厚苔G—6—PDH、LDH、MDH、ANAE活性较强,RNA和—SH含量增高而ACP活性相对低下;薄黄苔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黄厚苔ACP无明显变化,而其余各项显著增高;花剥与光剥苔均为MDH、G—6—PDH、ANAE活性减弱,RNA、—SH含量降低而LDH、ACP活性病理亢进,其中光剥较花剥苔变化更为明显。因此认为:舌上皮的细胞化学变化可能是不同病理舌苔形成的内在原因。3、对各项实验检测指标按中医辨证分组比较的结果与各有关舌苔的变化呈一致趋势,表明从舌苔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是有其依据、价值和意义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虚寒薄白苔的细胞化学初步研究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年13(11):649-651 ISSN:1003-5370
通讯作者:
Wu, Z.Z.
作者机构:
[李新华; 周小青; 郭振球; 吴正治] 湖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舌诊;薄白苔;细胞化学;显微分光光度计
摘要:
本研究首次运用细胞化学定位定性定量技术对25例虚寒证患者的薄白舌苔与20例正常淡红舌薄白苔舌上皮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糖原(PAS)、琥珀酸脱氨酶(SDH)、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等化学成分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虚寒薄白苔舌上皮细胞中的PAS、DNA高于正常薄白苔(P<0.001,P<0.05),而SDH、ANAE活性显著低于正常薄白苔(P<0.001,P<0.01),并初步探讨了正常薄白苔的细胞化学特点及虚寒薄白苔的变化机制。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