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和电子舌感官分析的罗汉果甜苷单体与甜/苦味受体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
陈靓;唐国玮;朱康明;龙斌;田星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45(24):107-117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208;[陈靓]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甜/苦味受体;交互作用;电子舌;罗汉果甜苷
摘要: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罗汉果甜苷单体与人类味觉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TASSER Server建立甜味受体(hT1R2、hT1R3)和苦味受体(hT2R4、hT2R14)的同源模型,依据ERRAT值、拉氏图、C-score等指标评估模型质量,选择最高质量的模型,通过AutoDock Vina模拟软件与Mogroside III、Mogroside IV、Mogroside V和Siamenoside I四种已知甜度罗汉果甜苷进行分子对接;构建罗汉果甜苷甜/苦味预测模型并对未知甜度罗汉果甜苷的甜/苦味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电子舌智能分析不同罗汉果甜苷单体的甜/苦味特征值,探究不同结构罗汉果甜苷单体与甜/苦味关键属性间的关系。结果:分析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关系发现R1位置葡萄糖基团数目增多可以使罗汉果甜苷苦味降低,R2位置葡萄糖基团数目增多可以增强甜度,减弱苦味。甜味受体结合位点空间较大,有利于罗汉果甜苷进入,而苦味受体结合位点空间较小,限制配体进入。而电子舌所测定的甜/苦味特征值与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自由能高度一致,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甜/苦味比例在开发特定口感甜味剂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成功预测了未知风味的罗汉果甜苷甜/苦味。结论:罗汉果甜苷的甜度与其葡萄糖基团的数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不仅为罗汉果天然甜味剂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新型天然甜味剂的筛选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持。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医厥证领域本体构建研究
作者:
张仕娜;高远;郑爱华;晏峻峰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44(03):427-434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郑爱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5;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高远; 晏峻峰; 张仕娜]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急危重症;厥证;证型;症状;语义网络;领域本体;智能决策
摘要:
目的 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中医厥证领域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推理.方法 提取中医文献中的厥证相关知识,使用斯坦福大学提出的本体构建"七步法",基于Protégé工具构建中医厥证领域本体,实现厥证相关知识的领域建模,并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实现本体的推理功能.结果 构建的中医厥证领域本体共有 27 类,585 个实例,25 个对象属性,其中反向属性 6 个,数值属性 1 个,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实现厥证领域知识的语义化表达,完成厥证知识的共建、共享和推理.结论 本研究采用本体技术,促使中医厥证领域知识的融合重组与推理,为将来中医急危重症诊疗知识库的构建、中医急危重症应急决策和辅助诊疗等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并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
胡为;刘伟;李小智;徐宏宁
期刊:
计算机教育,2024年(02):85-89 ISSN:1672-591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徐宏宁; 李小智; 胡为; 刘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实战能力;混合教学;赛教融合
摘要:
针对目前网络安全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学生实战对抗机会少、校企联动少、学生实战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战三层次学生实战能力培养体系,并从优化教学内容、引入校企实训、开展混合教学、改革赛教融合等方面阐述具体建设过程。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种基于渗透测试的辅助软件设计
作者:
王志辉;钟理
期刊:
科技与创新,2024年(2):35-37+41 ISSN:2095-683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钟理; 王志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渗透测试;信息搜集;漏洞检测;软件设计
摘要:
近年来,威胁网络安全事件频出,利用渗透测试能识别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帮助用户了解并评估系统安全性能,还能够帮助用户在攻击者攻击之前找到漏洞并且修复,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根据渗透测试的标准化流程,研究设计包括信息搜集模块...展开更多 近年来,威胁网络安全事件频出,利用渗透测试能识别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帮助用户了解并评估系统安全性能,还能够帮助用户在攻击者攻击之前找到漏洞并且修复,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根据渗透测试的标准化流程,研究设计包括信息搜集模块、漏洞利用模块、漏洞检测模块和免杀处理模块于一体的辅助性渗透测试软件,可以提高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PPG睡眠分期的信号噪声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
石胜源;何康;罗铁清
期刊:
软件导刊,2024年23(4):67-73 ISSN:1672-7800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石胜源; 罗铁清; 何康]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PPG信号;噪声处理;睡眠分期
摘要:
在研究睡眠分期时,不少学者会使用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作为研究对象,但在PPG采集过程中容易引入各种频率的噪声,影响后续睡眠分期特征的提取。为去除PPG信号噪声,提高生理参数特征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新的信号噪声处...展开更多 在研究睡眠分期时,不少学者会使用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作为研究对象,但在PPG采集过程中容易引入各种频率的噪声,影响后续睡眠分期特征的提取。为去除PPG信号噪声,提高生理参数特征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新的信号噪声处理方法。采用AMPD改良算法识别波峰波谷,通过三次样条插值进行基线拟合,完成基线漂移的去除;以软硬阈值结合的小波变换完成肌电噪声的去除;以偏度、峰度及均值等特征配合n-sigma法则完成运动伪差的检测,得以在睡眠特征提取过程中筛除噪声。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在有效去除PPG信号噪声的同时保留了信号特性,确保了使用PPG进行睡眠分期特征的表征能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键靶标及候选中药识别 题录
作者:
李梦雅;陈悦;程宁;游海心;丁长松
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46(06):764-772 ISSN:1673-424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大数据分析实验室,长沙 410208;[陈悦; 程宁; 游海心; 李梦雅]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丁长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wdkj&>湖南省中医药大数据分析实验室, 长沙
关键词:
针灸疗法;关节炎, 类风湿;靶标;生物信息;中药
摘要:
目的根据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键靶标, 预测共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中药。方法收集文献中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 检索GEO数据库获得GSE205962基因芯片, 使用R 4.3.1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将采集靶点与差异基因取交集, 获得共同靶点, 进行高通量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PPI网络, 筛选Hub基因。使用CIBERSORT算法探究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浸润机制, 运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进行中药预测。结果共筛选出8个关键靶标(RHOA、JAK1、FYN、LCK、STAT1、STAT3、EGF、GATA3)。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 多种免疫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包括γδT细胞、单核细胞、调节T细胞、CD8 T细胞等。防风、桂枝、知母、石斛、生地黄、金银花、半夏、升麻、茯苓、防己10味中药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关键中药。结论针灸可能通过调控RHOA, JAK1, FYN, LCK等核心靶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预测中药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来源, 为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复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研究 题录
作者:
陈颖;张子鸣;朱勇;高远;张仕娜;...
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46(05):642-649 ISSN:1673-424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208;[高远; 张仕娜; 盛博洋]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长沙;[陈颖; 张子鸣; 朱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长沙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干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3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有关中药复方干预NSCLC的临床文献, 运用Python语言和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统计药物频次、属性, 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66篇, 涉及有效中药复方660首, 包含中药647味, 频次>40的高频中药有36味, 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等;中药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多。聚类分析得到4组聚类, 因子分析提取11个公因子, 关联规则分析获得37组支持度较高中药组合, 其中置信度最高的三联药物组合为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 二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女贞子。结论中医药治疗NSCLC组方用药多以扶正固本、清热化痰解毒为主, 辅以补气活血、祛湿化痰。
语种:
中文
展开
动态不确定因果图在中医智能辅助辨证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韦昌法;刘东波;刘惠娜;王林峰
期刊:
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8(09):120-125 ISSN:2096-470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摘要:
以郁病辨证为例,开展动态不确定因果图在中医智能辅助辨证中的应用研究,提高中医智能辅助辨证模型中辨证知识的可视化程度和辨证推理过程的可解释性。对郁病权威文档进行整理分析、获取郁病辨证知识,采集郁病医案并进行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构建郁病智能辅助辨证DUCG知识库,在知识库中表示症状知识和证型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合DUCG推理机进行辨证推理测试和分析。构建了包含19个子图的郁病智能辅助辨证DUCG知识库和包含6个子图的郁病智能辅助辨证DUCG核心知识库,辨证推理测试获得的初步准确率可达72.92%、按证型分组统计的准确率最高可达100%,可根据DUCG化简图对辨证结果进行详细解释。将动态不确定因果图理论应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辨证研究,有助于提高辨证模型中辨证知识的可视化程度和辨证推理过程的可解释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双创时代背景下构建创新教育生态圈培育实践创新型康复人才的探索
作者:
许明;艾坤;何运生;彭荧荧;祁芳;...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22(03):178-181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张泓; 艾坤; 秦爽; 周予婧; 许明; 祁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何运生; 彭荧荧]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创新创业;康复教育;生态圈
摘要:
康复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应用型学科,康复从业人员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注重实践运用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康复高等教育是培养康复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此文分析了“双创”时代背景下,强化培养康复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创新教育生态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实践创新型康复专业人才,旨在为构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行业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实践创新型康复专业人才的实践模式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
曹曦;肖燕妮;黄腾佳;陈蕾;李子滢;...
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年32(04):42-50 ISSN:1008-5971
作者机构:
[秦莉花]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曾倩如; 肖燕妮]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李晟]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秦莉花]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曹曦; 陈蕾; 李子滢; 黄腾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睡眠障碍;卒中;卒中相关睡眠障碍;中成药;治疗结果;网络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探讨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的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中中成药治疗S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06-18。由2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
选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网状Meta分析,采用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分析各结局指
标中干预措施的优劣。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40篇,总样本量为4 157例(其中试验组2 087例,对照组2 070例)。网状
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均数差(MD)=0.04,95%CI(0.02~0.10)〕、百乐眠胶囊+常
规西药〔MD=0.10,95%CI(0.04~0.25)〕、乌灵胶囊+常规西药〔MD=0.09,95%CI(0.02~0.37)〕、舒肝解郁胶
囊+常规西药〔MD=0.04,95%CI(0.01~0.18)〕、稳心颗粒+常规西药〔MD=0.03,95%CI(0.01~0.15)〕治疗的
SSD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0.05);接受养血清脑颗粒+常规
西药〔比值比(OR)=4.15,95%CI(2.76~6.24)〕、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OR=2.80,95%CI(1.57~4.97)〕、
乌灵胶囊+常规西药〔OR =4.52,95%CI (2.44~8.39)〕、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OR =5.41,95%CI
(1.11~26.31)〕、稳心颗粒+常规西药〔OR=3.52,95%CI(1.74~7.12)〕、甜梦口服液+常规西药〔OR=4.76,
95%CI(1.51~14.95)〕治疗的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0.05)。SUCRA分析
结果显示,接受不同口服中成药/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SQI评分的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稳心颗粒+常规西
药(82.4%)、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77.6%)、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74.3%)、乌灵胶囊+常规西药
(52.4%)、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48.2%)、宁神补心丸+常规西药(31.4%)、天智颗粒+常规西药(29.8%)、
常规西药(4.0%);接受不同口服中成药/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舒肝解
郁胶囊+常规西药(71.2%)、乌灵胶囊+常规西药(69.9%)、甜梦口服液+常规西药(69.0%)、养血清脑颗粒
+常规西药(64.7%)、稳心颗粒+常规西药(52.5%)、天智颗粒+常规西药(35.6%)、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
(36.3%)、常规西药(0.7%)。结论 当前研究证据表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在提高SSD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
总有效率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其中稳心颗粒、养血清脑颗粒、舒肝解郁胶囊在提高SSD患者睡眠质量方
面效果较好,舒肝解郁胶囊、乌灵胶囊、甜梦口服液在提高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较好。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王堆医书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作者:
卢彦杰;盛威;廉坤;刘伟;胡为;...
期刊: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4年48(03):76-80 ISSN:2095-5707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盛威; 卢彦杰; 葛晓舒; 胡为; 廉坤; 刘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可视化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索马王堆出土简帛医书(以下简称“马王堆医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5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收录的马王堆医书研究相关文献,采用Python3.8分析年发文量,使用CiteSpace6.1.R2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网络及关键词突现分析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1 208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周一谋,作者合作共现中介中心性最高的作者是何清湖;发文量及中介中心性最高的研究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核心关键词有“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关键词聚类为15类,突现关键词共15个。结论 该领域研究作者间、机构间合作均有待加强;马王堆医书史学研究、《五十二病方》药物与剂型的临床试验、药膳食疗方法及经络学说的历史演变进程是本阶段的研究热点。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CiteSpace的柴胡疏肝散文献研究可视化分析
作者:
卢彦杰;盛威;刘伟;廉坤;胡为
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4年34(1):35-41 ISSN:1005-0264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盛威; 卢彦杰; 胡为; 廉坤; 刘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图谱;关键词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柴胡疏肝散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柴胡疏肝散发展概况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柴胡疏肝散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柴胡疏肝散发展概况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7日收录的柴胡疏肝散研究文献。通过NoteExpress合并去重,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并进行解读。结果:纳入文献2177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凌江红;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西医联合治疗、动物实验等相关领域。结论:近20年柴胡疏肝散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基于柴胡疏肝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柴胡疏肝散的用药规律可能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与方向。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医方药云智数据挖掘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
张锦超;黎晶;石敏;肖建成;陈好铁;...
期刊:
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8(03):11-16 ISSN:2096-470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 科技处,湖南 长沙 410208;[石敏; 黄辛迪; 张锦超; 肖建成; 陈好铁; 丁长松; 黎晶]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药数据;数据挖掘;功效预测;关联分析;知识图谱
摘要:
为整合和利用中医药大数据,基于多视角、相似性等方法融合多源数据,建立中医方药数据库,串联方药-成分-靶点-疾病数据实体,利用图数据库建立可视化知识图谱。平台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构建方药数据挖掘模块,基于中药药性、方剂组成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药方功效预测,提供方药数据统计与关联分析,构建数据挖掘平台。采用阿里云服务架构,以B/S模式提供中医药数据展示、查询、中药关联关系分析、知识图谱、功效预测等应用服务,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中医药信息研究与利用,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构建中医智能诊断的标准化评价方法思路探讨
作者:
张仕娜;高远;晏峻峰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39(4):1869-1872 ISSN:1673-1727
作者机构:
[晏峻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晏峻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208;[高远; 张仕娜]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智能诊断;标准化评价;中医智能诊断标准化测试方法;人机对比
摘要:
中医智能诊断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标准化评价方法的缺乏导致其临床应用局限,中医智能诊断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亟需探讨。本研究结合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现状,针对其标准化评价方法缺乏的问题,提出中医智能诊断标准化测试方法,并详述...展开更多 中医智能诊断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标准化评价方法的缺乏导致其临床应用局限,中医智能诊断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亟需探讨。本研究结合中医智能诊断的应用现状,针对其标准化评价方法缺乏的问题,提出中医智能诊断标准化测试方法,并详述测试流程。该测试的思想核心是在传统中医医师和中医智能诊断设备的诊断测试对比过程中添加约束条件,通过科学规范的人机对比实验来客观量化中医医师和中医智能诊断的性能,以验证中医智能诊断的可行性,为中医智能诊断的临床推广应用和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依据。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归纳矩阵填充预测中药潜在活性成分
作者:
李旺珍;赵紫一;陈悦;杨晓艳;贺福元;...
期刊:
中草药,2024年55(09):3057-3063 ISSN:0253-2670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摘要:
目的 为解决中药有效成分信息缺失、药效物质基础不清楚导致其现代作用机制不明的问题,借助中药药性信息和成分的化学结构信息,利用归纳矩阵填充方法预测中药潜在活性成分。方法 首先,基于中药药性和化学成分信息构建中药-成分关联矩阵;其次,利用中药-成分关联矩阵中潜在的结构信息、中药药性信息和成分的化学结构信息,构建中药相似度矩阵和成分相似度矩阵;最后,基于中药相似度矩阵和成分相似度矩阵填充中药-成分关联矩阵。结果 归纳矩阵填充在中药数据集中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值为0.7688。对丹参进行分析,丹参的活性化学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酚醌和丹参醇等分别获得了较高的评分,该预测结果与实际相一致。结论 借助归纳矩阵填充结合中药药性信息和成分的化学结构信息,可有效预测中药的潜在活性成分,为研究中药的现代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Dilated ADU-Net的开放环境下的舌象分割算法
作者:
王鑫;辛国江;张杨;朱磊
期刊:
计算机与现代化,2024年(4):48-54 ISSN:1006-247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朱磊; 辛国江; 张杨; 王鑫]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舌象分割;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密集连接;开放环境
摘要:
舌象的精准分割是能否获得正确舌象诊断结果的重要前提。针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传统分割算法难以精确、稳定地分割舌体图像的难题,构建一种融合空洞卷积双注意力机制与密集连接机制的改进型U-Net舌象分割模型(Dilated Att...展开更多 舌象的精准分割是能否获得正确舌象诊断结果的重要前提。针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传统分割算法难以精确、稳定地分割舌体图像的难题,构建一种融合空洞卷积双注意力机制与密集连接机制的改进型U-Net舌象分割模型(Dilated Attention&Dense U-Net,Dilated ADU-Net)。首先,基于U-Net网络的对称结构搭建主干网络;然后,下采样模块采用空洞型混合注意力模块,使网络聚焦于舌体特征,上采样模块采用密集连接机制融合多层特征信息;最后,采用开放环境下的舌象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获得舌象分割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和其他先进的分割方法相比,本文构建的舌象分割模型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96.73%,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达到98.08%,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舌象的精准分割。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BERT的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
作者:
郑立瑞;肖晓霞;邹北骥;刘彬;周展
期刊:
计算机与现代化,2024年(01):87-91 ISSN:1006-2475
作者机构:
[邹北骥]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邹北骥]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周展; 郑立瑞; 刘彬; 肖晓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
摘要:
电子病历是保存、管理、传输病人医疗记录的重要资源,是医生诊治疾病的重要文本记录.通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NER)技术能够高效、智能地从电子病历中抽取症状、疾病、药名等诊疗信息,有利于结构化电子病历,使之能够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诊疗规律挖掘.为了高效识别电子病历中的命名实体,提出一种融合对抗训练(FGM)的基于BERT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BERT-BILSTM-CRF-FGM,BBCF),对2017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CCKS2017)提供的中文电子病历语料做修正等预处理后,采用BBCF模型识别该语料中5种实体的平均F1值为92.84%,比基于膨胀卷积网络的BERT模型(BERT-IDCNN-CRF)和基于BILSTM的条件随机场模型(BILSTM-CRF)有更高的F1值和更快的收敛速度,能够更加高效地结构化电子病历文本.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王堆医书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展望
作者:
卢彦杰;盛威;刘伟
期刊: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4年45(03):96-101 ISSN:1673-603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208;[盛威; 卢彦杰; 刘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古医书修复;知识抽取;信息化;智能化
摘要:
目的/意义 展望马王堆医书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综述马王堆医书的研究历程,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马王堆医书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中3个研究方向的可能性及技术路线.结果/结论 可从文本语料库构建、古医书修复、知识抽取3个方向,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古籍相结合的可能性,充分发挥马王堆医书中蕴含的宝贵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鲸鱼优化变分模态分解联合小波阈值的光电容积脉搏波降噪方法研究
作者:
汤鑫;易钢;张宝林
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4年43(4):331-337 ISSN:1672-627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208;[易钢; 汤鑫; 张宝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智能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小波分解;信号处理
摘要:
为探究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 PPG)的降噪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展开更多 为探究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 PPG)的降噪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小波阈值(wavelet threshold, WT)结合的降噪方法。首先,通过WOA选取对VMD影响较大的模态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其次,利用VMD将含噪信号进行分解,根据相关系数去除噪声分量,保留有用信号分量,再利用WT对剩余的分量降噪;最后,重构得到处理后的PPG信号。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法可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并降低均方误差指标,能降低信号噪声并保留信号特征。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种基层医疗机构网络互联平台设计
作者:
段菲;伍婉婷;罗莹;罗秀娟;文俊杰;...
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2024年(17):104-107 ISSN:1001-8972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罗莹; 伍婉婷; 王志辉; 段菲; 文俊杰; 罗秀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正>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先后出台关于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分布于全国各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日益成为老百姓看病开药的首选,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心便捷的医疗服务,正逐渐成为现实。但由于经济发展差异、人口基数不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共享困难等情况。为了平衡区县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搭建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