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提取物对凝血因子Ⅻ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研究
作者:
王珊珊;徐昊;陈青;谭开云;凌云;...
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年36(8):1152-1157 ISSN:1001-197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湖南 长沙 410008;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凌云] 中西医结合学院;[葛金文#WANG Shan-shan; 王珊珊; 徐昊]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Ⅻ;艾叶提取物;EGF-Like2结构域;脑缺血;血液凝固;抗凝血
摘要:
目的观察艾叶提取物对FⅫ的作用位点并检测其所含物质,阐明其抗凝、促凝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检测艾叶提取物干预下脑缺血病人血浆凝血4项、FⅫ活性;FⅫ、FⅫ-2含量;检测艾叶LODB1-6干预下血浆凝血3项、连续血浆凝固时间、FⅫ激活。液质联用分析LODB5。结果艾叶提取物延长了血浆APTT、PT、TT,降低高岭土对FⅫ的激活作用;各剂量组降低了FⅫ含量,但只有中、高剂量组FⅫ-2的含量降低。相比于LODB1-3,LODB5、6可延长APTT,LODB5还使TT延长;LODB5高剂量组和LODB6各剂量组FⅫ含量降低。液质联用分析LODB5,得到6种含量较高物质。结论艾叶提取物激活FⅫ产生促凝活性与EGF-Like2结构域有关。但艾叶提取物对脑缺血病人血浆整体表现出抗凝活性。其药效物质基础可能是异戊酸冰片酯、紫花牡荆素、棕矢车菊素、伞形花内酯、5,6,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丁香酚。
语种:
中文
展开
加味脑泰方对去势脑缺血大鼠海马ATF4 /CHOP /Puma 通路的影响
作者:
秦莉花;刘林;成绍武;李晟;王国佐;...
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年35(2):365-369 ISSN:1000-471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关键词:
加味脑泰方;脑缺血;活化转录因子4;C/EBP同源蛋白;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
摘要:
目的:研究加味脑泰方对去卵巢脑缺血大鼠海马活化转录因子4 (ATF4) /C/EBP同源蛋白 (CHOP) /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 (Puma) 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脑泰方组和阳性对照组, 除假手术组外, 其它大鼠均行去卵巢术;术后11 d, 阳性对照组和加味脑泰方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 连续灌胃3 d后行脑缺血术.术后24 h进行行为学评价, 取海马组织行RT-qPCR检测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caspase-3、ATF4、CHOP和Puma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 各组的海马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 加味脑泰方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 (P <0.05)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海马Bax、caspase-3、ATF4、CHOP和Puma的蛋白表达及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 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 <0.05) ;与模型组比较, 加味脑泰方明显降低Bax、caspase-3、ATF4、CHOP和Puma表达, 提高Bcl-2表达 (P <0.05) .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抑制ATF4/CHOP/Puma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语种:
中文
展开
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影响研究
作者:
王珊珊;谭光波#WANG Shanshan;TAN Guangbo
期刊:
陕西中医,2019年40(11):1491-1494 ISSN:1000-7369
作者机构:
[王珊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谭光波#WANG Shanshan]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补肺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大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大鼠模型,观察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血清中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脾氨肽组)、中药治疗组(补肺汤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予以气道内注射脂多糖联合烟熏的方法制作C O PD肺气肿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与此同时在气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予以烟熏.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灌胃,2次/d,连续给药14 d.第15天开始将大鼠处死,取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肺汤可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西药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肺汤对COPD肺气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血清中IFN-γ、IL-4的表达,从而调节了T h1/T 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工程模型鼠的研究现状
作者:
尹芳;龚盛强;李富周;王珊珊;刘洋;...
期刊:
医学综述,2018年24(2):241-247,253 ISSN:1006-2084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208;[尹芳; 刘洋; 王珊珊; 龚盛强; CHENG Shaowu; 李富周]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障碍;基因工程鼠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严重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病因不明且发病机制复杂。AD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动物模型的滞后限制了其治疗药物的筛选。近年来,随着转基因动物技术日趋成熟,多种AD动物模型陆续出现。目前,AD基因工程模型鼠有单转基因模型、双转基因模型以及多重转基因模型。这些模型各有优缺点,未来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AD转基因动物模型,以更加完整地表现AD的病理特征。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
丑天舒;王珊珊;唐燕萍;聂慧芳
期刊: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4):4-5 ISSN:2096-524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唐燕萍; 王珊珊; 丑天舒; 聂慧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临床思维;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改革
摘要:
对临床医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医学院校在开展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关注的方面,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培养的困难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的教育在整个医学生教育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每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探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艾叶提取物激活凝血因子Ⅻ发挥止血活血功能
作者:
王珊珊;成绍武
(成绍武);宋祯彦
(宋祯彦);龚胜强;刘洋;...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年35(10):2488-2492 ISSN:1673-7717
作者机构:
[成绍武; 宋祯彦; GE Jinwen; 龚胜强; 刘洋; 王珊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艾叶;凝血因子Ⅻ;内源性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检测艾叶提取物对FXII的作用,探讨了其止血与活血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运用复钙时间测定、Western Blot、发色底物法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探讨了艾叶对血浆FXII的作用机制。结果:艾叶提取物依赖FXII有效缩短血浆复钙时间,艾叶提取液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II(FXII),且存在量效关系。进一步对FXIIa下游底物检测结果显示,艾叶提取液可调控FXIIa激活纤溶酶原参与到纤溶反应。在APTT测定中,艾叶提取液对APTT呈时效关系,显示艾叶含药血浆APTT早期缩短,晚期显著延长。结论:结果表明,艾叶提取物可有效激活FXII参与到内源性凝血反应,促进血液凝固,同时可能通过调控纤溶酶原并抑制内源性凝血的下游底物参与活血过程。
语种:
中文
展开
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
宋祯彦
(宋祯彦);王珊珊;贺旭;龚盛强;刘晓丹
(刘晓丹);...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37(8):848-855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208;[李平; 宋祯彦; 刘晓丹; 贺旭; 龚盛强; 王珊珊; 成绍武#SONG Zhenyan]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石菖蒲;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 从系统水平研究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筛选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活性成分,并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石菖蒲活性成分20种,显示该中药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的石菖蒲网络可以将该中药化学成分的聚类、差异以及有效成分与相关靶标及疾病的复杂分子作用机制可视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脑泰方对大鼠脑缺血后VEGF和Angiopoietins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
宋祯彦
(宋祯彦);周瑜;王珊珊;龚胜强;刘晓丹
(刘晓丹);...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36(1):19-22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208;[李平; 宋祯彦; 刘晓丹; 王国佐#SONG Zhenyan; 龚胜强; 周瑜; 王珊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脑泰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脑缺血;黄芪;川芎;地龙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脑泰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血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A正常对照组,B假手术组,C MCAO模型组,D脑泰方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计分、脑梗死体积;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Ang-1及An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缺失计分及TTC染色显示脑泰方组脑缺血情况缓解;大鼠脑缺血后VEGF、Ang-2 的表达水平增高,脑泰方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Ang-1的表达水平在大鼠脑缺血后呈下降趋势,脑泰方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后VEGF、Ang-1和Ang-2共同协调作用促进血管生成,中药脑泰方在脑缺血损伤后治疗血管新生样作用中发挥着促进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