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花紫珠分散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
作者:
何艳;胡小祥;曾卫阳;张辉;袁志鹰;...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年31(8):969-974 ISSN:1003-9783
作者机构:
湘南学院药学院;[胡小祥; 曾卫阳] 郴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袁志鹰; 陈乃宏;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张辉; 何艳] 湘南学院
关键词:
裸花紫珠分散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分散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咖啡酸、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 250 mm ×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3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建立16批裸花紫珠分散片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裸花紫珠分散片的HPLC指纹图谱,16批裸花紫珠样品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4以上。裸花紫珠分散片中5种指标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5%~103.02%。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和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裸花紫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语种:
中文
展开
Study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of Jiawei Danshe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
石雨荷;谭洋;陈聪;朱香梅;童巧珍;...
期刊:
药物评价研究 ,2020年43(9):1762-1770 ISSN:1674-6376
通讯作者:
Pei, G.;Tong, Q.
作者机构:
[朱香梅; 石雨荷; 谭洋; 陈聪; 裴刚]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Yue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Yueyang, 414000, China;[童巧珍]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Yue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Yueyang, 414000, China
通讯机构:
[Tong, Q.; Pei, G.] C;College of Pharmacy, China
关键词:
加味丹参饮;心肌梗死;作用机理;网络药理学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加味丹参饮对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Drugbank、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及参考文献获取加味丹参饮的有效成分及靶标.通过HPO、OMIM平台检索心肌梗死疾病相关的靶标,并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获得关键靶标.使用Cytoscape3.6.0软件对加味丹参饮-心肌梗死疾病进行网络可视化,并构建“加味丹参饮-化学成分-靶点”、“疾病-靶点”、“加味丹参饮-相关化学成分-疾病-关键靶点”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从加味丹参饮中共筛选出94个有效成分,148个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作用靶点,其中有效成分与疾病对应的相同靶点21个,其中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酪氨酸激酶2(JAK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经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靶点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过程,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微小RNA-癌症相关通路、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结论 通过建立靶点网络图,可从多方位阐明复方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多成分、多靶点的机制,可进一步为深入研究加味丹参饮治疗心肌梗死相关疾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与实践创新
作者:
郑淘;肖嫩群;葛云鹏;裴刚
期刊:
高教学刊 ,2020年(9):24-26 ISSN:2096-00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肖嫩群; 葛云鹏; 郑淘;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创新
摘要: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开展了中药学专业以导师负责制为核心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导师制的实施对本科后期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以我校2015级中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导师制对中药学专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导师制从思想上引起了学生和导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从时间上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开展给予条件,从评价反馈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文章也针对在导师制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策,对我院现有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谈中药药理学课程建设
作者:
王志琪;周志华;裴刚;曾嵘;师振予;...
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8(1):25-26 ISSN:1671-124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410208;[陈絮蒙; 龚勇珍; 曾嵘; 周志华; 师振予; 王志琪;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摘要:
中药药理学是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作为连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重要桥梁,其课程建设要与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相吻合。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施、实验教学的落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3方面提出相关改革措施,以探讨中药药理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构建混合式“金课”——以中医药院校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作者:
刘芳;陈慧;吴萍;裴刚
期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23):54-56 ISSN:1672-143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陈慧; 吴萍; 刘芳;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分析化学;中药学
摘要:
立足中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采用线下课堂与线上数字化微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基于"协同效应"在分析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协调同步,从而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分析化学"金课",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新型人才。
语种:
中文
展开
Administration of a mixture of triterpenoids from yeyachun and phenolic acids from danshen amelior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by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作者:
Tan, Yang;Li, Yuyan;Zhou, Feng;Guo, Jinming;Wang, Tao;...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20年143(3):165-175 ISSN:1347-8613
通讯作者:
Yang, Yantao;Pei, G;Lu, JD
作者机构:
[Tan, Yang; Zhou, Feng; Yang, Yantao; Guo, Jinming; Pei, G; Pei, Gang; Yang, YT; Wang, Tao; Shi, Yuhe] Hunan Univ Chinese Med, Pharm Coll, 300 Xueshi Rd, Changsha 410208, Hunan, Peoples R China.;[Lu, Jiandong; Li, Yuyan] Shenzhen Tradit Chinese Med Hosp, 1 Fuhua Rd, Shenzhen 518033, Guangdong, Peoples R China.;[Yang, Yantao; Pei, Gang] Hunan Prov Engn Technol Ctr Standardizat & Funct, 300 Xueshi Rd, Changsha 410208, Hun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Lu, JD ] S;[Pei, G ; Yang, YT] H;Hunan Univ Chinese Med, Pharm Coll, 300 Xueshi Rd, Changsha 410208, Hunan, Peoples R China.;Shenzhen Tradit Chinese Med Hosp, 1 Fuhua Rd, Shenzhen 518033, Guangdong,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CD68 antigen;digestive tract agent;phenolic acid;triterpenoid;unclassified drug;carbon tetrachloride;CD68 antigen, human;dan-shen root extract;differentiation antigen;herbaceous agent;hydroxybenzoic acid derivative;leukocyte antigen;phenolic acid;triterpene;animal experiment;animal model;animal tissue;antifibrotic activity;Article;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clinical effectiveness;controlled study;dose response;drug effect;drug efficacy;drug mechanism;fruit;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mouse;intestine flora;liver injury;liver tissue;male;mouse;nonhuman;protein expression;Salvia miltiorrhiza;tissue structure;treatment outcome;yeyachun;animal;chemistry;disease model;drug effect;intestine flora;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liver;liver cirrhosis;metabolism;microbiology;phytotherapy;Salvia miltiorrhiza;Animals;Antigens, CD;Antigens, Differentiation, Myelomonocytic;Carbon Tetrachloride;Disease Models, Animal;Drugs, Chinese Herbal;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Hydroxybenzoates;Liver;Liver Cirrhosis;Male;Mice, Inbred ICR;Phytotherapy;Salvia miltiorrhiza;Triterpenes
摘要:
yeyachun and danshen exist a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Xuemai Tong, and are clearly effective at alleviating liver fibrosis (LF).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riterpenoids from yeyachun (EFT), and phenolic acids from danshen (SMP)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F.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LF.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mixture of EFT and SMP on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induced LF. Our results showed the mixtu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liver damage and fibrosis index, and maintained liver tissue composition,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 Moreover, the imbalance of symptoms of intestinal flora was improved. The mixture also caused changes to metabolites of gut flora. Furthermore, the expression of CD68 in liver tissues from the treated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rom microstructure of gut tissues and LP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rum between mixture treated mice and model mic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ixture of EFT and SMP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Cl4 induced LF, and the mechanism of this action, at least in part, involved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ir metabolites. © 2020 The Authors
语种:
英文
展开
“互联网+”背景下《中药药剂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李雅;裴刚;罗堃;彭买娇;焦筱淇;...
期刊:
高教学刊 ,2020年(8):80-82 ISSN:2096-00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易丽娟; 邹苏兰; 罗堃; 彭买娇; 李雅; 焦筱淇; 李姿锐;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互联网;中药药剂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立德树人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以中药药剂学为研究载体,根据这门课程的课程特点,以中药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实施混合式教学方法与模式,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提供教学思路与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双一流”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李雅;裴刚;罗堃;彭买娇;焦筱淇;...
期刊:
高教学刊 ,2020年(7):46-48 ISSN:2096-00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易丽娟; 邹苏兰; 罗堃; 彭买娇; 李雅; 焦筱淇; 李姿锐;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要: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针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中药药剂学为研究载体,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目的,探索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力求将专业课程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雅;裴刚;易丽娟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245-247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易丽娟; 李雅;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国梦;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中医药思维;工匠精神
摘要: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讲话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贯穿于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从激发家国情怀、构建中医药思维模式、塑造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创新精神、遵守职业操守、提升人文素养六大方面,以中药药剂学本科教学为媒介,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方法,为培养新时代优秀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主题教育提供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卵巢毒性的雷公藤多苷配伍减毒研究
作者:
周峰;谭洋;郭金铭;汪涛;裴刚;...
期刊:
中南药学 ,2020年18(10):1649-1652 ISSN:1672-2981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078;湖南省中药饮片标准化及功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7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实验室,长沙 410078;湖南省脑科医院药学部,长沙 410007;[郭金铭; 周峰; 汪涛;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卵巢颗粒细胞;黄芪;雌二醇;孕酮
摘要:
目的 通过分离、鉴定并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筛选出能够抑制雷公藤多苷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药物.方法 收集21~23 d龄的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经FSRH免疫荧光鉴定.设置空白组、模型组、5种药材(过路黄、藤茶、淫羊藿、黄芪、当归)与雷公藤多苷的样品组,采用CCK8法检测比较各组卵巢颗粒细胞的存活率;ELISA法测定各组卵巢颗粒细胞所释放雌二醇及孕酮的量.结果 雷公藤多苷干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量明显减少.分别加入过路黄、藤茶、淫羊藿、当归、黄芪配伍,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与黄芪配伍后其卵巢颗粒细胞细胞毒性显著减小,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明显增加.结论 黄芪能够逆转雷公藤多苷对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加雌二醇和孕酮的释放.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野鸦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
满兴战;谭洋;裴刚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年31(4):723-730 ISSN:1001-6880
作者机构:
[满兴战; 谭洋;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省沽油科;野鸦椿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
野鸦椿属植物归属于省沽油科,主要分布于东亚以及东南亚,我国分布有两个种。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丰富,包括酯类、三萜类、黄酮类等,药理活性广泛,如抗炎、抗肝纤维化、抗氧化等。本文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对野鸦椿属植物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文献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铁苋菜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
尹显楼;詹济华;谭洋;裴刚;李玲
期刊:
食品与机械 ,2019年35(6):172-176 ISSN:1003-578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衡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南 衡阳,421001;[詹济华] 衡阳市中心医院;[尹显楼; 谭洋; 李玲;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铁苋菜;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抑菌活性
摘要: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和清除一氧化氮自由基(NO)法来测定不同极性铁苋菜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微孔比浊法比较铁苋菜萃取物对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幽门螺杆菌)和4种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铁苋菜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较好的清除DPPH、NO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的效果,浓度为2.0 mg/mL时,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能力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60%,β-胡萝卜素抑制率为83.15%,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NO自由基能力最强,清除率为82.72%.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铁苋菜各萃取物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佳,MIC值分别为0.625,0.315,1.250 mg/mL.铁苋菜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不同来源百合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分析
作者:
刘湘丹;陈勋;刘畅宇;裴刚;周日宝;...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9(04):480-484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药饮片标准化及功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050;[刘湘丹; 周日宝; 王智; 陈勋; 刘畅宇; 陈乃宏;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百合;水分;浸出物;多糖;含量测定;质量评价
摘要:
目的 基于水分、浸出物、多糖、Regaloside A含量进行不同来源百合药材质量评价及分析,为多基原百合药材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浸出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百合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egaloside A含量:Supersil ODS-B(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乙腈=85:15(V/V),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 54批百合样品水分均≤13%;43批百合样品浸出物≥18%,11批百合样品浸出物<18%;54批百合样品多糖含量区间为9.89%~23.42%;54批百合样品Regaloside A含量区间为0.019%~0.599%.结论 所有百合样品水分均符合药典要求;11批百合药材浸出物未达到药典要求,且均为龙牙百合药材;17批百合多糖含量未达湖南省地方标准;卷丹百合浸出物和Regaloside A含量均普遍高于市购龙牙百合药材.该研究为市场药用百合以卷丹百合为主提供了佐证,为不同来源百合鉴别及百合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化学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实践
作者:
林美妤;陈胜璜;杨岩涛;郑淘;裴刚
期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5):115-117 ISSN:1672-143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杨岩涛; 陈胜璜; 郑淘; 林美妤;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化学;课堂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摘要:
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课堂派的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分析其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欲望的增强,可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金樱子总多酚降脂作用
作者:
李娜;陈倩;刘赫男;裴刚;何桂霞
期刊:
中成药 ,2019年41(11):2773-2776 ISSN:1001-1528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5;[李娜; 何桂霞; 裴刚; 陈倩] 湖南中医药大学;[刘赫男]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金樱子;总多酚;降脂;抗氧化;抗炎
摘要:
目的研究金樱子总多酚减肥降脂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利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金樱子总多酚提取物), 每组11只,记录小鼠体质量,检测血糖( GLU)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水平;体外实验,检测金樱子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活性、RAW264.7细胞存活率、LPS干预的RAW264.7细胞中NO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给药42 d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 P<0.05), GLU、LDL-C水平明显降低低( P<0.01), HDL-C明显升高( P<0.01) 。体外实验,在0.08~ 0.48 mg /mL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金樱子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增加,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也增加,IC_(50)约为0.25 mg /mL;与正常组比较,金樱子总多酚浓度≥0.1 mg /mL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P<0.01), 金樱子总多酚浓度≥0.0125 mg /mL NO浓度显著降低。结论金樱子总多酚提取物对肥胖小鼠有减肥降脂的作用,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UPLC-Q-TOF-MS的西洋参提取物及入血成分分析
作者:
林美妤;裴刚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会议名称:
第九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19-06-29
会议地点: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西洋参;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入血成分;定性分析
摘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对西洋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各主要成分;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检测,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灌胃给予大鼠3 g·kg-1西洋参微粉,收集血清样品。采用UPLC-Q-TOF-MS分析并鉴定西洋参微粉提取物及入血成分。结果通过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提取物中共鉴定了22个化合物,大鼠含药血清中共鉴定了8个入血成分。结论UPLC-Q-TOF-MS可较全面地对西洋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芦笋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活性研究
作者:
张雨林;谭洋;詹济华;满兴战;李雪;...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8(1):27-30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李雪; 詹济华; 满兴战; 张雨林; 谭洋;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芦笋;酚酸;抗氧化;3T3-L1前脂肪细胞
摘要:
目的 研究芦笋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酸碱处理,制备得到芦笋提取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的酚酸含量(以没食子酸计);采用DPPH法测定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通过CCK8法及油红O染色法分别检测芦笋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存活率及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芦笋提取物中以没食子酸计的酚酸含量为0.5308 mg/mg;测得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强弱与剂量成正相关,当其浓度达到2 mg/m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89.68%;在10~200μg/mL的测定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3T3-L1细胞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对3T3-L1细胞的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芦笋提取物具有较好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且活性强弱呈剂量依赖关系;芦笋提取物具有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且随剂量升高而增大.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