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气混合物的ICP-MS/MS测定原油中的钒和镍 【增强内容出版】
作者:
Cai, Song-tao;Huang, Ying-xiu;Yuan, Liang;Dai, Yu-xuan;Mo, Yao-kun;...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5年45(1):101-106 ISSN:1000-0593
通讯作者:
Huang, JH
作者机构:
[Mo, Yao-kun; Dai, Yu-xuan; Cai, Song-tao; Huang, Ying-xiu; Yuan, Liang] Hunan Inst Technol, Coll Mat Sci & Engn, Hengyang 421002, Peoples R China.;[Huang, Jian-hua] Hunan Acad Tradit Chinese Med, Inst Chinese Mat Med, Changsha 410013,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Huang, JH ] H;Hunan Acad Tradit Chinese Med, Inst Chinese Mat Med, Changsha 410013,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原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钒(V), 镍(Ni), 氨气/氦气/氢气(NH3 /He/H2 ), Crude oi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 V, Ni, NH3 /He/H2
摘要:
原油中金属元素钒和镍(V和Ni)的含量和比值可为深入了解原油的沉积环境特征和有机质类型发挥重要作用。在原油炼制过程中,V和Ni作为原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有害金属元素,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严重时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会严重腐蚀设备,在精炼之前必须对原油中的V和Ni进行脱除处理。V和Ni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识别或监测原油中V和Ni进入环境的潜在危险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原油中V和Ni的含量进行高灵敏精准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原油中V和Ni的新策略。原油样品经航空煤油简单稀释后直接采用ICP-MS/MS进行分析,针对V和Ni受到的质谱干扰,在MS/MS模式下,采用由NH 3 /He(He为缓冲气)和H 2 组成的反应气混合物(NH 3 /He/H 2 )作为反应气,基于V + 与NH 3 /He/H 2 不发生反应,而V + 的干扰离子与NH 3 /He/H 2 发生反应,采用原位质量法消除干扰,选择V + 进行测定;基于Ni + 与NH 3 /He/H 2 发生反应,采用质量转移法消除干扰,选择无干扰团簇离子 N i N H 3 3 + 进行测定。通过与NH 3 /He反应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对于V的测定,加入H 2 为反应气能快速去除氩基离子的干扰,并能协同NH 3 消除氧化物离子的干扰;对于Ni的测定,加入H 2 为反应气能促进全氢加合物(—NH 3 )的形成,从而提高生成 N i N H 3 3 + 的产率。在NH 3 /He/H 2 反应模式下,V和Ni的背景等效浓度(BEC)更低,Ni的灵敏度更高,V和Ni的检出限(LOD)分别低至0.83和3.76 ng·kg -1 ,定量限(LOQ)分别为2.77和12.5 ng·kg -1 。通过分析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634c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参考物质的认证值基本一致,V和Ni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7%和10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1.9%。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避免了繁琐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的特点,适用于原油中V和Ni的检测,能为原油深加工中V和Ni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AI语音播报 The content and ratio of metal elements V and Ni in crude oi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zing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organic matter types of crude oil.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rude oil refining, V and Ni, as harmful metal elements in the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of crude oil, will reduce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and even lead to poisoning of the catalyst and serious corrosion of equipment. Before refining, V and Ni must be removed from the crude oil. In addition, V and Ni are mutagenic and carcinogenic, and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identify or monitor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V and Ni in crude oil entering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conducting highly 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V and Ni content in crude oi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trategy for determining V and Ni in crude oil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CP-MS/MS). ICP-MS/MS directly analyzes the crude oil sample after diluting aviation kerosene. For the spectral interferences of V and Ni, in the MS/MS mode, the reaction gas mixture NH 3 /He/H 2 is composed of NH 3 /He (He is the buffer gas), and H 2 is used as the reaction ga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V + does not react with NH 3 /He/H 2 , but the interfering ions of V + react with NH 3 /He/H 2 , the on-mass method wa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and V + was selected for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mass shift reaction between Ni + and NH 3 /He/H 2 , the interference was eliminated by the mass shift method, and the interference-free cluster ion N i N H 3 3 + was selected for determination.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NH 3 /He reaction mode,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 adding H 2 as a reaction gas can quickly remove the interference of large ions and cooperate with NH 3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oxide 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 adding H 2 as reaction gas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fully hydrogenated adducts (—NH 3 ), thus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N i N H 3 3 + . In the NH 3 /He/H 2 reaction mode, the background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BEC) of V and Ni is lower, the sensitivity of Ni is higher,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of V and Ni is as low as 0.83 and 3.76 ng·kg -1 , respectively.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is 2.77 and 12.5 ng·kg -1 ,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were evaluated by analyzing the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NIST SRM 1634c and the spiked recovery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s determination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ertified values of the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The spiked recoveries of V and Ni were 97.7% and 103%, respectively,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1.8% and 1.9%,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method avoids the complicated sample pretreatment proces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nd rapid oper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accuracy, and good precision. It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V and Ni in crude oil and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moving V and Ni in the deep processing of crude oil.
语种:
中文
展开
参芪养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趋化素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水平的影响
作者:
林以;肖长江
期刊: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19(2):76-78+82 ISSN:1673-584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长沙 410000;[肖长江]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长沙 410000;[林以]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参芪养心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血清趋化素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芪养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趋化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参芪养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趋化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联合参芪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趋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PAR-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养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能有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趋化素、PPAR-α水平,疗效显著。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的猕猴桃根配方颗粒量值传递研究 题录
作者:
张丹;金剑;陈林;沈冰冰;方良子;...
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46(06):757-763 ISSN:1673-4246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所,长沙 410013;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长沙 410208;[张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长沙<&wdkj&>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所, 长沙;[涂慧]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所, 长沙<&wdkj&>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 长沙
关键词:
猕猴桃根;儿茶素;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转移率;量值传递
摘要:
目的通过HPLC法建立猕猴桃根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 并同时测定指标成分含量。以标准汤剂中出膏率、儿茶素含量及特征图谱为基准, 研究配方颗粒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收集15批猕猴桃根饮片, 制备标准汤剂, 测定出膏率。建立猕猴桃根饮片、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 标定特征峰, 对特征峰进行归属。测定猕猴桃根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含量, 计算转移率。以出膏率、指纹图谱共有峰传递数、儿茶素含量及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分析其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猕猴桃根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在3.9%~6.3%范围内;特征图谱标定了6个特征峰, 指认峰2为原儿茶酸、峰4为儿茶素;猕猴桃根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均检测出6个特征峰, 且相对保留时间均在规定范围内;猕猴桃根饮片中儿茶素含量为0.4%~1.4%, 猕猴桃根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含量为3.8%~4.9%;其饮片-标准汤剂转移率为13.6%~38.3%, 饮片-配方颗粒转移率为15.5%~21.2%。结论猕猴桃根饮片、标准汤剂及成品颗粒之间的质量传递具有较好的移行性, 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表明猕猴桃根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第一议题”制度效能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
作者:
冯英
期刊: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49-53 ISSN:1009-3605
作者机构:
[冯英]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人事部,湖南 长沙 410000
关键词:
“第一议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
摘要:
“第一议题”制度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时代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创新之举。探究“第一议题”制度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概念,分析“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一般机...展开更多 “第一议题”制度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时代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创新之举。探究“第一议题”制度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概念,分析“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一般机理,从创新方式方法、考核监督机制、实际工作难点等方面探讨“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促进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关联因素,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习方式、统筹学习安排、加强学习考核、强化跟踪问效等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提供重要路径参考。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桑白皮汤含药血清调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研究
作者:
谭卫;刘雨;张钰;李福星;彭朗萍;...
期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33(4):587-590 ISSN:1004-745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刘雨; 谭光波; 章澳; 彭朗萍; 李福星; 张钰] 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湖南长沙 412000;[谭光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2000;[谭卫]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气道黏液高分泌;桑白皮汤;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
摘要: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调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制备桑白皮汤含药血清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采用15%香烟溶液和20 ng/mL脂多糖溶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模,按照药物干预分为桑白皮汤组、乙酰半...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调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制备桑白皮汤含药血清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采用15%香烟溶液和20 ng/mL脂多糖溶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模,按照药物干预分为桑白皮汤组、乙酰半胱氨酸组、空白组及模型组,采用CCK-8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WB法检测数据挖掘中预测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细胞活性降低,桑白皮汤组与模型组对比,细胞活性升高(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表明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模成功。桑白皮汤组、乙酰半胱氨酸组与模型组对比,IL-1β、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桑白皮汤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IL-1β、TNF-α蛋白表达,其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与调控炎症因子IL-1β、TNF-α有关。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及网络药理学的石菖蒲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作者:
李鹏辉;孙瑜;冯小龙;陶新如;龚年春;...
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2024年33(11):1174-1184 ISSN:1003-3734
作者机构:
[冯小龙; 陶新如; 李鹏辉; 彭艳梅; 龚年春; 孙瑜; 蔡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石菖蒲;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网络药理学;差异质量标志物;β-细辛醚
摘要:
目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及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不同产地野生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中潜在的差异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石菖蒲药材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筛选引起产地差异的主要特征化学成分;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Q-marker。结果:建立了4个产地18批石菖蒲药材指纹图谱,共有峰的选择显示不同产地石菖蒲药材的内在质量存在明显差异,PCA和OPLS-DA显示同一产地石菖蒲药材各自聚为一类,指认的3号峰(β-细辛醚)是引起产地差异的主要特征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筛选出6个潜在Q-marker,结合Q-marker五要素原则,进一步明确β-细辛醚可作为石菖蒲的潜在Q-marker。结论:预测了β-细辛醚可作为不同产地石菖蒲药材的差异Q-marker,为石菖蒲质控指标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虚毒瘀"核心病机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理论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
作者:
喻嵘;向琴;吴勇军;黄建华;邹俊驹;...
期刊: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25(20):58 ISSN:1009-5659
作者机构:
[曹淼; 成细华; 项逸欣; 向琴; 黄建华; 田娜; 谭丹妮; 周敏; 黄湘宁; 杨金伟; 苏丽清; 肖凡; 黄雅兰; 邹俊驹; 陈聪; 吴勇军; 廖心悦; 刘旭; 王一阳; 彭亚军; 刘秀; 喻嵘]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摘要: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本成果紧扣消渴病"虚毒瘀"关键病机,率先提出消渴病并发症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毒瘀(阴虚燥热致瘀)"是构成其标实的基本要素,"瘀阻肾络""瘀阻心络""瘀阻肝络"等贯穿2型糖尿病心肌病、2型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全程,创新性地提出"虚毒瘀"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核心病理基础,"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治疗大法,并立法组方,以临床疗效与科学实验进行反证,实现了从"消渴病"到"消渴病并发证"病机理论及治法的继承与创新.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p53/SLC7A11/GPX4信号轴探讨七叶内酯诱导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
何丹;李琳霈;谭小宁;郜文辉;田雪飞;...
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4年40(02):282-290 ISSN:1000-4718
作者机构:
[何丹]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何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田雪飞; 郜文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乳腺癌;七叶内酯;铁死亡;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探讨七叶内酯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七叶内酯与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并绘制Kaplan-Meier和time ROC曲线.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1/2 IC50组、IC50组、2 IC50组、erastin组和卡培他滨组.采用CCK-8法观察4T1细胞活力情况,筛选药物干预浓度;电镜观察4T1细胞线粒体形态,评估线粒体损伤情况;试剂盒检测4T1细胞活性氧(ROS)、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GPX4的水平;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4T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叶内酯1/2 IC50、IC50和2 IC50组细胞活力,GSH和GPX4表达水平,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嵴减少(P<0.05),Fe2+、ROS和MDA水平及p53和ACSL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七叶内酯可促进4T1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古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用药规律
作者:
姜泱;胡志希
期刊: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48(4):82-86 ISSN:2095-5707
作者机构:
[姜泱]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胡志希]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古籍;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摘要: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古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经典古方数据库,检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方剂,利用Excel2016进行频次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展开更多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古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经典古方数据库,检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方剂,利用Excel2016进行频次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有效处方393首,出自109部古籍,涉及中药303味。其中高频药物(频次≥30)23味,茯苓频次最高,其次是甘草、陈皮;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主要为肺经、脾经、心经和大肠经;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及理气药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为茯苓-防己、茯苓-白术及茯苓-泽泻;系统聚类分析提示核心中药处方为葶苈丸、五皮饮、附子汤等加减。结论 中医古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证大多遵循补虚为本、祛邪为辅的原则,总体从温阳利水、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进行治疗。新方数据挖掘结果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经典名方香苏散的关键信息考证
作者:
李玉丽;袁振仪;尹周安;贺圆圆;毛娅男;...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年CSCD ISSN:1005-9903
作者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省马王堆医学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香苏散由香附、紫苏、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是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的经典名方。该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对香苏散组成加减衍变、剂量折算、基原炮制、主治病证、功效方义、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香苏散复方制剂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考证结果发现,香苏散方名首见于《博济方》,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香苏散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被历代医家广为沿用,后世医家多沿用了香苏散“煮散”的剂型,历代记载的配伍比例显示方中香附和紫苏占有绝对的配伍比重,宋金元时期的香苏散每服剂量大于明清时期。香苏散组成剂量为香附165.2 g、紫苏165.2 g、陈皮82.6 g、甘草41.3 g,以上药味粉碎成10目的粗末则每服剂量为12.39 g,80目的细末则每服剂量为8.26 g,加水量为300 mL,煎至210 mL。方中香附选用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的干燥根茎,炒制入药;紫苏选用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 frutescens(紫色叶型)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净制入药;陈皮选用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生品入药;甘草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干燥根和根茎,炒制入药。香苏散表里兼治,既可治疗外感风寒、或瘟疫,又可治疗气郁不畅引起的内科、妇科诸多疾病,证候表现为恶寒身热,头痛无汗,咳嗽喘急,身痛,胸膈满闷,嗳气恶食等。方中紫苏辛温可解表寒、理气机,为方中主药,辅以香附行气开郁,佐以陈皮助紫苏、香附理气化滞,使以甘草和胃调药,全方配伍功可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常与化痰理气、祛风止痛、利水消肿、健脾燥湿、行气化湿、化痰开胃、行气消胀之品配伍应用。香苏散现代临床应用集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系统等,具体病证主要集中在感冒、慢性胃炎、特发性水肿等。
语种:
中文
展开
疏肝健脾解毒方抑制性腺轴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前病变
作者:
李琳霈;时健;谭小宁;柏正平;何丹;...
期刊: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2024年CSCD ISSN:1672-0415
作者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
目的 研究疏肝健脾解毒方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通路和性腺轴来逆转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乳腺癌前病变模型组(模型组),疏肝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他莫昔芬组,每组10只。采用二甲基苯蒽(DMBA)造模法造模。实验第1天用溶解有DMBA的芝麻油(10 mg/mL),按100 mg/kg给予大鼠一次性灌胃处理。ELISA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及雌二醇(E2);RT-PCR检测雌激素受体(ER)、PI3K、Akt及m TOR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解毒方各剂量组及他莫昔芬组体质量升高(P<0.05),卵巢和子宫系数均降低(P<0.05),FSH、LH、PRL、P、T、E2、ER mRNA、PI3K mRNA、Akt mRNA及m TOR 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疏肝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比较,疏肝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体质量升高(P<0.05),子宫与卵巢系数降低(P<0.05);疏肝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FSH、LH、PRL、P、T、E2降低(P<0.05),ER、PI3K、Akt、m TOR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他莫昔芬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子宫与卵巢系数小幅度升高(P<0.05)。结论 疏肝健脾解毒方可能通过对性腺轴的抑制,使ER的表达下降,从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表达,逆转了乳腺癌前病变,其作用效果随着中药剂量增高而加强。
语种:
中文
展开
赵瑞成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
作者:
巫继皇;赵瑞成
期刊: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04):148-151 ISSN:1673-2197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巫继皇] 湖南中医药大学;[赵瑞成]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舌针;名医经验;赵瑞成
摘要:
赵瑞成教授认为火、湿、瘀毒三者停聚舌体,合而为毒,舌毒内蕴,煎灼舌体,故致灼口综合征,其治疗以滋阴降火、芳香化湿、活血止痛为法,针药结合,疗效确切。介绍赵瑞成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语种:
中文
展开
安宁疗护干预对癌症临终期患者的影响
作者:
邹丹
作者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会议名称:
第七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
会议时间:
2024-04-08
会议地点:
中国江苏南京
关键词:
安宁疗护;癌症临终期;心理状况
摘要:
目的:分析安宁疗护干预对癌症临终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70例(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癌症临终期患者,因给予的护理方式具有差异性需进行分组观察,常规护理35例(对照组),安宁疗护35例(观察组),随后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安宁疗护可明显改善癌症临终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值得应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Klotho、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补肾活血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骼、血管及肾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
蒋佳豪;彭兴宁;吴官保;谭婉俊;冯帅华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1):9-15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蒋佳豪]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冯帅华; 谭婉俊; 吴官保; 彭兴宁]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罗索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去势大鼠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可罗索(Klotho)蛋白,大鼠股骨近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及蛋白激酶B(prote...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去势大鼠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可罗索(Klotho)蛋白,大鼠股骨近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31只,第1次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假手术组5只、手术组18只,手术造模8周后随机处死空白组和手术组大鼠各3只,评估造模成功后,手术组按随机数字表法第2次分组:模型组5只、补肾活血汤组5只、戊酸雌二醇组5只。然后分组给药: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以蒸馏水灌胃,补肾活血汤组予补肾活血汤3.32 mg/kg灌胃,戊酸雌二醇组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灌胃,连续给药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含量;偶联反应法测定血清磷含量;骨密度扫描仪测量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电镜观察股骨近端的骨细胞;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近端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Klotho蛋白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股骨近端中Klotho、PI3K及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的平均体质量较重、活力较好,饮食及毛发情况未见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大鼠股骨近端细胞、骨小管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股骨近端骨组织骨质疏松病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补肾活血汤组血清钙含量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血清钙含量增加(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Klotho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骨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组、戊酸雌二醇组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Klotho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骨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补肾活血汤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股骨近端及肾小管中Klotho蛋白含量增加(P<0.05,P<0.01),骨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清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通过提高股骨近端、主动脉外膜及肾小管中Klotho蛋白的表达,抑制股骨近端中PI3K蛋白、Akt蛋白的表达,一定程度上缓解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样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细胞凋亡、改善肾脏功能及循环系统功能相关。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PPARG/FABP4/GPX4通路研究淫羊藿苷诱导HepG2肝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
李丽;曾普华;杨仁义;邓颖;贺佐梅;...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05):1295-1309 ISSN:1001-5302
作者机构:
[李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李丽; 贺佐梅; 曾普华]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曾普华]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肿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6;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朱定耀]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淫羊藿苷;肝细胞癌;铁死亡;临床预测模型;生物信息学
摘要:
该研究探索了淫羊藿苷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淫羊藿苷的潜在靶点;构建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通路富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了淫羊藿苷与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预测患者生存率来构建一套临床预测模型;同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EdU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情况;比色法试剂盒及BODIPY 581/591 C1荧光探针用来检测细胞内铁离子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PX4、xCT、PPARG和FABP4的mRNA和蛋白水平,以确定这些铁死亡相关基因在淫羊藿苷效应中的表达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的6个干预靶点AR、AURKA、PPARG、AKR1C3、ALB、NQO1构成了一个风险评分系统,有助于估计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结合患者年龄和TNM分期,开发了1个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以预测肝癌患者1、3、5年的生存。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淫羊藿苷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和增殖,并能显著调节Fe2+、MDA、脂质过氧化ROS水平,降低GSH水平,揭示其潜在的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能力。淫羊藿苷能降低GPX4和xCT的表达(P<0.01),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可能与抑制PPARG、FABP4有关(P<0.01)。综上,淫羊藿苷通过PPARG/FABP4/GPX4通路,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为利用中药淫羊藿苷预防或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丹参调控糖脂代谢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
黄傲;方晓洋;何维维;文馨月;成飞;...
期刊:
中南药学 ,2024年22(03):733-741 ISSN:1672-2981
作者机构:
[何维维; 文馨月; 曾宏亮; 方晓洋; 黄傲]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沙 410208;[徐琳本; 文馨月; 曾宏亮; 方晓洋; 黄傲]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长沙 410013;[何维维; 成飞]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所,长沙 410013
关键词:
丹参;糖代谢;脂代谢;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摘要:
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和根茎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常见药材.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及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丹参酮等通过调节炎症、过氧化等多靶点多信号途径改善糖脂代谢.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丹参及其活性物质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丹参应用于糖尿病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清热养血法论治宫颈癌治疗后放射性肠炎的经验
作者:
寇胜兰;陈思勤;马思静;简小兰;曾普华;...
期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05):754-756 ISSN:1001-758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简小兰; 陈思勤; 何凤姣; 曾普华; 马思静]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寇胜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宫颈癌;中医药治疗;清热养血;放射性肠炎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对于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通过采用清热凉血养血法进行治疗的相关病因病机以及治法。由于放疗多为火热毒邪,且病邪久滞人体易耗伤气血,故治法当以清热凉血兼以养血。因宫颈癌病位在胞宫,肝经主要通过冲、任、督此三脉与胞宫相联系,热邪易循经入里。且肝主藏血,又主疏泄,对胞宫有重要调理作用,故治疗当以清肝为主。病邪久滞易伤气血,而脾可化生气血,且肾藏精,故补气血当以脾肾为主。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串扰信号CD300f/TLR4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
刘检;杨蕙;赵洪庆;李薇;柳卓;...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17):4597-4606 ISSN:1001-5302
作者机构:
[刘检; 杨蕙; 李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创新实验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赵洪庆; 王宇红] 抑郁类疾病中医药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208;[赵洪庆; 王宇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柳卓]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小胶质细胞;突触微环境;左归降糖解郁方
摘要:
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调控小胶质细胞免疫受体分子样家族成员f(CD300f)/Toll样受体4(TLR4)信号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首先通过2周高脂饲料喂养+STZ注射+28 d...展开更多 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调控小胶质细胞免疫受体分子样家族成员f(CD300f)/Toll样受体4(TLR4)信号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首先通过2周高脂饲料喂养+STZ注射+28 d慢性温和不可预测性应激加孤养复制D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CD300f阻断剂组(CLM1,2μg·kg-1)、CD300f激动剂组(Fcγ,5μg·kg-1)、阳性药组(二甲双胍0.18 g·kg-1+氟西汀1.8 mg·kg-1)以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低剂量组(20.52、10.26 g·kg-1)。采用旷场、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生化分析检测血糖、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中CD300f、TLR4及海马神经元中突触素(SYN)、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总活动路程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血清胰岛素、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DO水平升高,而5-HT和DA水平明显下降,且海马小胶质细胞中CD300f表达下调、TLR4表达上调,海马神经元中突触相关蛋白SYN、PSD-95表达降低,同时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明显受损;与模型组比较,CD300f阻断剂和激动剂分别加重和减轻上述异常改变;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低剂量则能显著改善大鼠上述抑郁样行为,分别抑制TNF-α、IL-1β、IDO异常升高和5-HT、DA减少,并有效增加小胶质细胞中CD300f表达,降低TLR4表达,上调海马神经元中突触前膜SYN和突触后膜PSD-95蛋白表达水平,最终改善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综上,该文证实了左归降糖解郁方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D300f/TLR4信号进而缓解海马突触微环境损伤有关。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吴鞠通三焦论治咳嗽浅析
作者:
管聘;胡学军;刘俊;赵芬慈;瞿声甜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02):35-37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湖南 长沙 410006;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006;[瞿声甜]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瞿声甜中医诊所,湖南 长沙 410006;[赵芬慈] 湖南中医药大学;[管聘; 刘俊; 胡学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吴鞠通;三焦辨证;咳嗽
摘要: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中焦咳(肺肠合治法、健脾化湿法、益胃生津法)、下焦咳(通络化饮法、滋补肝肾法)8类治法.文章梳理、总结吴鞠通从三焦论治咳嗽的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
王小菊;王智贤;张文将;易健;陈博威;...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03):357-364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易健; 陈博威; 李宇翔; 王行宽; 王智贤; 王小菊; 盛望]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自然衰老;认知功能;脂质过氧化损伤;三补方;枸杞子;黄芪;茯苓
摘要:
目的 观察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潜在病理因素和三补方(Sanbu Decoction,SBD)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8只 18月龄自然衰老健康SPF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衰老组(WT-Aged)、多奈哌齐组(WT-Donepezil)、三补方组(WT-SBD),另选 6只 3 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WT-Young).WT-Young小鼠不灌胃,WT-Aged小鼠用蒸馏水灌胃,其余用相应药物处理,灌胃 45 d.灌胃结束前 6日采用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小鼠脑海马组织Tau、p-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uroepithelial stem cell protein,Nestin)表达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与WT-Young相比,第 2 日起WT-Aged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减少(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第 3~5日和WT-SDB第 4~5 日逃逸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增多(P<0.05).WT-Aged小鼠出现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和大面积的神经元坏死,细胞质嗜酸性增强,细胞核固缩、溶解、消失.与WT-Aged小鼠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小鼠神经元损伤减少,排列较为紧密,退化固缩的细胞数量则明显减少,少部分细胞可见核固缩及细胞浆嗜酸性变.与WT-Young相比,WT-Aged Tau、p-Tau和GFAP表达增多(P<0.05),Nestin表达减少(P<0.05),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 p-Tau、GFAP表达减少(P<0.05),WT-SBD 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三补方可以降低自然衰老小鼠脑海马组织p-Tau表达,减弱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脑保护抗衰老作用,提高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衰老小鼠的衰老状态,延缓衰老进程.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