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作者:
张国松;魏一苇;胡方林;易法银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年18(7):161-163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室,湖南长沙410208;[张国松; 胡方林; 易法银;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
摘要: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现代文明的不断涌出给原来的传统文明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是那些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借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正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最终导致发生了技艺萎缩、受众减少、后继无人等一些问题,正显现出消失的风险。于是,抢救、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社会的的重要职责。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兴趣,既保护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对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王堆汉墓医书对先秦秦汉养生思想的借鉴与创新
作者:
葛晓舒;魏一苇;谭玉美;何清湖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40(12):1576-1580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何清湖; 谭玉美; 葛晓舒;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医书;养生思想;先秦秦汉;湘楚文化
摘要:
马王堆汉墓医书抄录于战国末到西汉初年,在中医文化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将马王堆汉墓医书与先秦秦汉时期文献中的养生思想进行对比,梳理出马王堆医书在天人关系学说、精气学说、形神关系学说、长寿学说4个方面对先秦秦汉养生思想的借鉴与创新,说明马王堆医书养生思想体现了湘楚文化重阴重柔的特点,其发展出动静结合、形神依存的养生思想,是对先秦形神关系的总结整理和创新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王堆医书中的养阴思想及后世流变
作者:
葛晓舒;魏一苇;谭玉美;何清湖
期刊:
西部学刊,2020年(20):114-117 ISSN:2095-6916
作者机构:
[何清湖; 谭玉美; 葛晓舒;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养阴;秦汉房中术;后世流变
摘要:
马王堆出土的15种简帛医书中,可以找到中国养阴学说的源头.其体现养阴文化的"阴"字内涵分成三类:阴器、阴气、阴精.其养阴思想的意义在于:(一)天地之情,阴阳为正,食阴可以扶阳;(二)治生要"审夫阴阳",阴早衰于阳;(三)阴病较重,预后不良;(四)损生者色也,长寿需懂"接阴"之道.其推崇的"养阴"的方法主要包括节欲保精、"待盈而常",服食养阴、"饮食完朘",导引养阴、"治气抟精",七损八益养阴等.马王堆医书时代的养阴文化是在秦汉流行的房中术思想基础上建立的,随着汉代方药学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独特的养阴保津学术思想;晋唐时期有许多医论都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元代的滋阴降火、明清的热病存阴,使得养阴思想在流变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
作者:
张国松;魏一苇;易法银
期刊:
文化学刊,2019年(12):72-75 ISSN:1673-772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张国松; 易法银;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传承
摘要:
湖南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颇为丰富。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学习活动及传承保护工作,湖湘地区亦是如此。本文在湖南"非遗"概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学习活动和传承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以期让人民大众对湖湘"非遗"有更多的了解,并进一步对"非遗"进行有效的传承。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批判性思维组成元素探索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
作者:
魏一苇;文乐兮;张延武;尹周安
期刊: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5(4):365-369 ISSN:2096-045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长沙,410208;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学科,郑州,450052;[张延武] 河南中医药大学;[尹周安; 文乐兮;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药本科教育;批判性思维态度;批判性思维知识;批判性思维技能
摘要:
批判性思维组成元素主要涵盖态度、知识、技能。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中,前期应深化其思维态度培养,加大医学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理性、反思、灵活、开放、创造性的人格和价值观;前中期加强批判性思维知识掌握,可开设独立课程或举办讲座;中后期提高其思维技能实践,可采用情境式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并改革考评方式,灵活培养学生推理、反思技能。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王堆医书46年来研究成果与进一步发掘思路
作者:
葛晓舒;魏一苇;何清湖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39(11):1412-1416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何清湖; 葛晓舒;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湖湘中医文化
摘要: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医书出土,46年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围绕马王堆医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诸多著作和论文纷纷出版、发表,掀起了研究的热潮.本文旨在对马王堆医书迄今为止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加以汇总梳理,并对今后的马王堆医学文化发掘思路建言献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方剂学教学案例库的创建与实践
作者:
文乐兮;魏一苇;靳艳文;胡慧玲;厉逸群
期刊:
中医教育,2019年38(5):31-33 ISSN:1003-305X
作者机构:
[靳艳文; 胡慧玲; 文乐兮; 厉逸群;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学生为中心;方剂学;教学案例库
摘要:
众所周知 ,方药运用技能是制约临床中医诊治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 ,也是方剂学教学中的难点.方剂最初可能是临床医家有效案例的直接记载 ,将临床病案引入方剂学教学 ,不仅符合学科特色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提高临证方药应用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方剂学教学无疑是最适宜开展案例式教学法的中医课程之一.综观文献 ,目前案例式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运用较广 ,但是存在3个问题:一是没有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一些所谓案例式教学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师案例分析 ,对前人案例的理、法、方、药,学生既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提出质疑.二是方剂学学科特色体现不够.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师的引导等 ,都未能以实现方剂学教学目标为原则.三是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目前引入案例式 ,或PB L 教学模式随意性较大 ,缺乏从整个方剂学学科"三基"考虑的教学方案.有鉴于此 ,笔者在着重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 ,创建了较为系统的方剂学教学案例库 ,并应用于方剂学教学实践中.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一):语境与传播
作者:
丁颖;魏一苇;严暄暄;何清湖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年20(1):78-82 ISSN:1674-3849
作者机构:
[丁颖; 魏一苇; 严暄暄;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丁颖]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医文化;传播;语境;现代语境
摘要:
本文梳理了经典语境理论,探讨了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环境构成,其中外部环境具有社会的现代化、新媒体的兴起和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的革命性变化等特点,而内部认知环境主要以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思潮的相互冲击为主要特征.现代语境影响和制约中医文化传播活动,为促进中医文化传播,需把握语境.
语种:
中文
展开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治思路探讨
作者:
文乐兮;刘思璐;尤昭玲;魏一苇;厉逸群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38(5):524-527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刘思璐; 文乐兮; 厉逸群;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尤昭玲]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肾虚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归属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经期延长、不孕症、癥瘕等疾病范畴。肾肝脾失调为发病之本,痰湿瘀阻滞为发病之标。临床辨证时需着重辨别月经的期、色、量、质,以及体型的胖瘦。治疗除应辨证分型、病证结合外,尤需考虑有无孕嗣需求,并视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之不同阶段而因时用药。
语种:
中文
展开
古汉养生精的养生文化思想探析
作者:
魏一苇;曹淼;周兴;何清湖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38(10):1137-1139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曹淼; 何清湖;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兴]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古汉养生精;养生文化;马王堆;精气神
摘要:
西汉时期的马王堆医书将中医养生的核心归结为聚精、养气和存神三方面.古汉养生精以马王堆的精、气、神养生文化作为组方内核进行药物配伍以综合调养人体.本文拟从马王堆养生文化源流出发,从精、气、神三者角度分析古汉养生精的养生文化思想,以探析古汉养生精的系统养生文化理念.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五):“他者”之音——海外“本土中医”
作者:
魏一苇;严暄暄;何清湖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年20(1):97-100 ISSN:1674-3849
作者机构:
[魏一苇; 严暄暄;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魏一苇; 严暄暄;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
关键词:
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语境;海外“本土中医”;人类学
摘要:
在现代语境理论中,外界环境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现象.尤其,海外“本土中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传播现象,它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在长期的海外传播及本土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中国中医药本体不同的、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形态.海外“本土中医”作为此次研究的 “他者”,是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典型变异产物,语境中的环境和心理因素影响使其表现出“去中国化”与 “过中国化”两大趋势.把握语境,合理发掘和利用海外“本土中医”文化的文化传播价值将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批判性思维内涵论其对中医本科教育的启示意义
作者:
魏一苇;文乐兮
(文乐兮);魏飞跃
(魏飞跃);张延武;毛娅男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38(7):834-837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文乐兮; 魏飞跃; 毛娅男;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张延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内涵;中医本科教育;教育改革
摘要:
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并非特指对权威的"批驳否定",而是"基于标准的明断".其内涵所强调的"理性逻辑推理"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支柱,而"反思与有目的地思考"为其主要表现形式."逻辑推理"有助学生学会准确辨证,实现理、法、方、药紧密相扣;"反思意识"的形成,有益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创新;而"目的性思考"可引导学生驭繁就简,把握辨治关键.培养中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与能力,需要学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海外中医相关社科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者:
严暄暄
(严暄暄);陈小平;朱民;李红文;丁颖;...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19(6):964-969 ISSN:1674-384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 长沙, 410208;《中医药导报》编辑部, 长沙, 410016;[严暄暄; 李红文;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长沙, 410208;[陈小平; 丁颖; 魏一苇] 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 长沙, 410208
关键词:
海外中医药;一带一路;社科研究
摘要:
在审视现有文献和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作者实地研究英国中医的经验,此文提出几点思考: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海外中医的社科研究,应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发挥智库功能;提倡多学科交叉,利用学科工具的专业性多角度把握整体;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结合当地背景,实现对话式交流和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致力于质性研究,呈现事实作为分析依据;关注历史纵向研究,把握发展动态。
语种:
中文
展开
陈氏蜂疗法的源流与传承
作者:
祖湘蒙;魏一苇;陈海燕;邓婧溪
(邓婧溪);郭神国;...
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24(14):15-17 ISSN:1674-4721
作者机构:
[郭汶超; 郭神国; 祖湘蒙; 陈海燕] 湖南省桂阳县神农蜂中医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郭乐; 邓婧溪; 刘琦;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蜂疗;陈氏蜂疗法;学术理论;源流
摘要:
陈氏蜂疗法作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当今中医蜂疗领域传承时间久远、临床诊疗较完善的蜂疗法,这与其各代传人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有密切关系。梳理陈氏蜂疗法的传承脉络及其学术理论体系,有利于陈氏蜂疗法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医药学五大特色
作者:
魏一苇;何清湖;孙贵香;叶培汉;刘富林;...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37(9):928-930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孙光荣; 何清湖; 刘富林; 叶培汉; 杨玉芳; 魏一苇; 孙贵香] 国医大师孙光荣湖南工作室;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药学特色;辨证论治;调治求衡;干预手段;孙光荣
摘要: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孙教授认为中医药学的特色体现在五大方面,即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本文通过整理和阐发孙教授的理论观点,以期进一步把握中医学本质与内涵特色。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编码解码角度探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养生国际化传播
作者:
魏一苇;何清湖;严暄暄;陈小平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19(6):994-999 ISSN:1674-3849
作者机构:
[魏一苇; 何清湖; 严暄暄; 陈小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 410208
关键词:
中医养生;国际化传播;一带一路
摘要:
别具魅力的中医养生凭借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复杂性和医学科学性,并伴随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政策的支撑和推动,以及来自国内外不断提升的关注度,越来越在国际化传播和海外发展中彰显出独特优势。然而,诸多难以忽略的传播问题和障碍,依然在实际的传播域场中阻碍中医养生在世界范围内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和障碍,明确中医养生国际化传播策略的根本原则应是确立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固的长期传播目标,以及细分化的、灵活变化调整的周期性传播目的,同时,针对沿线不同区域特征进行相应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的变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与践行者——何清湖
作者:
张冀东;陈洪;魏一苇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36(8):905-907 ISSN:1003-5370
作者机构:
[张冀东; 陈洪;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长沙, 41020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开拓者
摘要:
他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体系构建的总协调,亲历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的里程碑式发展。他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目录的执笔人,见证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获得本科招生资格的历史性时刻。他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探路者,构建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全国同行的广泛认可。他就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与践行者——何清湖教授。20多年来,何清湖教授坚定不移地带领他的专业团队在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并凝聚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的有识之士和有生力量,实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一个个突破,有力助推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中医+”思维的湖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36(9):60-64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何清湖;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中医+”思维;湖湘中医文化
摘要:
传统医药是我国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包含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也体现着丰富的医学科学价值。本文在分析湖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系统、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方法,从医疗服务、学术研究、技术传承、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产业创新等六方面,集中探讨湖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英两国中医形态的比较人类学研究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35(6):57-60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何清湖; 严暄暄; 丁颖;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中医形态;中国;英国;比较人类学
摘要:
本文运用比较人类学方法,在赴英实地田野考察基础上,对中、英两国的中医进行对比研究。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处理中国的问题,借助西方的观点来反思国内中医的处境,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问题,更好地完善中医现有形态,促进中医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国内中医形态主要是体制化中医,而英国中医主要是针灸为主、小店经营的形态,两者差异可解读为中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地域不断地进行文化适应和重组,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比研究启示我们在中医发展上国内可考虑"更纯的"中医,通过文化传播培养对中医的文化心理需求及纠正"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心理等。
语种:
中文
展开
“他者”在“他者”的社会——英国移民中医
作者:
严暄暄;丁颖;魏一苇;胡以仁;何清湖
期刊:
中医药导报,2015年21(19):1-4 ISSN:1672-951X
作者机构:
[丁颖; 何清湖; 严暄暄; 胡以仁; 魏一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英国;人类学;田野报告
摘要:
基于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得的田野资料,介绍移民中医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二十余年间在英国的行业起伏变化,及现行的经营模式、常见病、一般医疗过程等基本情况,了解并分析中医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