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肝癌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蒋佳红;李游;邓知敏;石媛媛;卢丹阳;...
期刊:
医学信息 ,2020年33(24):28-30+34 ISSN:1006-195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杨岚; 胡琦; 石媛媛; 蒋佳红; 李游; 卢丹阳; 宋炜熙; 邓知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肝癌;外泌体;侵袭;转移
摘要: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死亡率居恶性肿瘤前列,近年来多学科综合治理和个性化治疗虽使患者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因其早期不易诊断且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仍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外泌体是一种能够的在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胞外囊泡,通过促进新血管形成、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改变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作用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可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且有望成为优良的药物载体和肝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在肝癌的诊断、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前葡萄膜炎23例临床分析
作者:
朱定耀;喻京生;胡琦
期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32(4):696-699 ISSN:1672-7134
作者机构:
[朱定耀; 胡琦]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喻京生]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前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伴发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例前葡萄膜炎患者(共27眼),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2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5例,男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②AS发病年龄为(36+12)岁;葡萄膜炎发病年龄为(30+10)岁;③23例(100%)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有骶髂关节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15例(65%) HLA-B27检查阳性,12例(52%)血沉升高,5例(22%)C反应蛋自>10mg/L;④治疗上,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局部抗炎、睫状肌麻痹剂扩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病情严重者,予全身激素治疗;配合中药汤剂及药物熨敷等中医特色治疗,共治愈患者23例,预后良好.结论:AS伴发前葡萄膜炎发病人群中,青年男性居多,可造成多系统功能受损.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朱克俭教授辨治肝癌经验探析
作者:
胡琦;朱定耀;黄上;潘永建;蒋佳红;...
期刊: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9):1339-1341 ISSN:1673-7202
作者机构:
[朱定耀; 蒋佳红; 胡琦; 潘永建] 湖南中医药大学;[黄上; 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肝癌;中医药;名医经验;朱克俭;解毒抗癌;病机;临证经验;学术思想
摘要:
从对朱克俭教授肝癌学术思想的剖析、临证经验的总结及典型病案分析3个方面梳理朱教授治疗肝癌的经验特色。总结朱教授治疗肝癌立足于湿热瘀毒结聚、肝脾气血两伤的关键病机,治疗以解毒抗癌、消瘀散结、疏肝理脾为大法,以资临床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西医结合内科门诊见习带教体会
作者:
宋炜熙;胡琦;肖玉洁
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3):255 ISSN:2095-308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门诊见习;教学
摘要:
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内容多,见习带教课时少,门诊见习更是要见缝插针。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做好带教见习是一个难题,本文从育人先育德、指导夯实基础和培养临床思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门诊见习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
胡琦;朱定耀;谭小宁;朱克俭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25(22):28-33 ISSN:1005-9903
作者机构:
[朱定耀; 胡琦] 湖南中医药大学;[谭小宁; 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臭牡丹;肝癌细胞MHCC97-H;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含药血清
摘要: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臭牡丹含药血清对肝癌MHCC97-H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臭牡丹15%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H细胞,细胞增殖/毒性法(CCK-8)观察臭牡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筛选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 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72 h后对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酸化Akt(p-Ak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72 h后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在24,48,72 h的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28%,32%,43%;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随着臭牡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长均受不同程度抑制,细胞的凋亡比例亦相应增加,72 h干预组抑制作用显著(P <0. 01),臭牡丹含药血清组各时间段最大凋亡率达19. 48%,19. 72%(P <0. 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干预下各组PTEN表达量均升高(P <0. 05),PI3K,p-Akt蛋白表达均减少(P <0. 05);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下调NF-κB mRNA表达,上调TNF-αmRNA的表达(P <0. 05)。结论: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并影响其关键因子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作者:
胡琦;朱定耀;宋炜熙;肖玉洁;邓奕辉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3):6-7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410208;[邓奕辉; 朱定耀; 胡琦; 宋炜熙; 肖玉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
摘要: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修订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提高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方面,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的教学课程建设
作者:
肖玉洁;宋炜熙;曾光;田莎;聂慧芳;...
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20):148-150 ISSN:1672-277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410208;[黄立中; 胡琦; 田莎; 曾光; 宋炜熙; 肖玉洁; 聂慧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的教学课程建设。方法文章针对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的教学课程建设,对其教学的重要性,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人文关怀的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通过增强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的教学课程建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结论必须重视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的教学,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文关怀等方面完善,提高其教学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
胡琦;朱定耀;谭小宁;李勇敏;朱克俭
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年35(14):1459-1462 ISSN:1001-6821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室, 湖南, 长沙, 410006;[胡琦] 胡琦;[谭小宁] 谭小宁;[李勇敏] 李勇敏
关键词:
臭牡丹;H22荷瘤小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免疫调节
摘要:
目的研究臭牡丹提取物对H22实体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皮下接种H22瘤株建立小鼠H22实体移植瘤模型。按照体重将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给予0. 9%NaCl灌胃;对照组给予5 -氟尿嘧啶(5-Fu) 25 mg·kg~(-1)腹腔注射;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臭牡丹提取物0. 55,1. 09,2. 18 g·kg~(-1),1次/天,连续14 d。称重法检测小鼠肿瘤重量;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以免疫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肿瘤重量分别为(4. 13± 0. 51),(1. 16± 0. 15),(3. 09± 0. 49),(2. 68± 0. 43)和(1. 98± 0. 16) g,对照组和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 01) 。上述这5组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 51± 0. 06, 0. 25± 0. 04, 0. 47± 0. 07, 0. 32± 0. 04和0. 18± 0. 03;上述这5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 38± 0. 06,0. 16± 0. 02,0. 37± 0. 04, 0. 33± 0. 04和0. 13± 0. 01,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 01) 。上述这5组CD4+/CD8+比值分别为1. 84± 0. 12, 1. 65± 0. 11, 3. 48± 0. 15, 3. 56± 0. 23和3. 77± 0. 18,3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 01) 。结论臭牡丹提取物能够抑制H22实体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
胡琦;朱定耀;谭小宁;李勇敏;朱克俭
期刊:
药物评价研究 ,2019年42(7):1309-1313 ISSN:1674-6376
通讯作者:
Zhu, K.
作者机构:
[朱定耀; 胡琦]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李勇敏; 谭小宁; 朱克俭]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6, China
通讯机构:
[Zhu, K.] H;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关键词:
臭牡丹;H22荷瘤小鼠
摘要:
目的 研究臭牡丹提取物对H22实体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与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皮下接种H22瘤株建立小鼠H22实体移植瘤模型.6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臭牡丹高、中、低剂量(2.18、1.09、0.55 g/kg)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 (25 mg/kg,1次/d)及不同浓度的臭牡丹提取物干预.连续给药14d后处死,检测小鼠体质量变化、抑瘤率及脾脏和胸腺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臭牡丹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肿瘤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胸腺和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同时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臭牡丹提取物能够抑制H22实体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Bcl-2比值和免疫调节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
胡琦;蒋佳红;李游;邓知敏;石媛媛;...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9(12):1444-1448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6;[石媛媛; 蒋佳红; 胡琦; 李游; 卢丹阳; 邓知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臭牡丹;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相关x蛋白;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摘要:
目的 观察臭牡丹含药血清对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及人肝癌MHCC97-H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5%臭牡丹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H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稀疏杂乱、折光性增强等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亦相应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臭牡丹含药血清干预下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MHCC97-H肝癌细胞凋亡并阻止其细胞周期,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影响Bax/Bcl-2比值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含药血清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
胡琦;朱定耀;谭小宁;李勇敏;蒋佳红;...
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年35(21):2691-2694 ISSN:1001-6821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室, 湖南, 长沙, 410006;[蒋佳红] 蒋佳红;[胡琦] 胡琦;[谭小宁] 谭小宁
关键词:
臭牡丹;人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迁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探讨臭牡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 MHCC97-H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5只。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给予臭牡丹提取物0.55, 1.09, 2.18 g·kg~(-1);模型组给予0.9%NaCl,每日灌胃2次,连续3 d。腹主动脉取血后分离血清,制备各组含药血清,体外培养MHCC97-H细胞。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磷酸Akt ( p-Akt)和PI3K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 256.0 ± 28.6), ( 181.0 ± 15.7), ( 118.0 ± 14.7)和( 66.0 ± 12.4)个,3个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68 ± 0.03, 0.65 ± 0.02, 0.48 ± 0.01和0.15 ± 0.01;上述这4组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37 ± 0.04, 0.33 ± 0.02, 0.25 ± 0.01和0.09 ± 0.01,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结论臭牡丹含药血清具有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多轨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胡琦;朱定耀;肖玉洁;宋炜熙
期刊:
中医教育 ,2019年38(2):29-31 ISSN:1003-305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长沙410208;[朱定耀; 胡琦; 宋炜熙; 肖玉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教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多轨教字
摘要:
<正>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也迅速更新迭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蓬勃发展的现代医学。改进陈旧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动新型教学模式与医学教育发展相适应,已刻不容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改革亦是必然。基于其专业性强、知识
语种:
中文
展开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唐燕萍;宋炜熙
( 宋炜熙 ) ;丑天舒;聂慧芳;曾光;...
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36(8):86-87 ISSN:1671-1246
作者机构:
[宋炜熙; 唐燕萍; 胡琦; 田莎; 王彬彬; 曾光; 肖玉洁; 丑天舒; 聂慧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启发式教学
摘要: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该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深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有重要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期下“西学中”在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9):123-125 ISSN:1672-951X
作者机构:
[李定祥; 何清湖; 刘朝圣; 邓奕辉; 王国佐; 田莎; 胡琦; 成绍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西学中;在职教育;实践;思考
摘要: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西学中"在职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例,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西学中"在职教育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西学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构成了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总黄酮介导Wnt/β-catenin信号转导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
作者:
胡琦;谭小宁;余娜;朱沛;陈思勤;...
期刊: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6):954-957 ISSN:1673-7202
作者机构:
[陈思勤; 朱沛; 谭小宁; 胡琦; 余娜; 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臭牡丹总黄酮;肝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凋亡
摘要: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 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于 HepG2细胞48 h 后对β-catenin、Tcf-4、CD44v6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臭牡丹总黄酮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亦相应增加。PT-PCR 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下β-catenin、Tcf-4、CD44v6 mRNA 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牡丹总黄酮诱导 HepG2凋亡,能下调β-catenin、Tcf-4、CD44v6基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并抑制其关键基因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臭牡丹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
胡琦;朱克俭;谭小宁;李勇敏
期刊: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31(4):166-168 ISSN:1003-7705
作者机构:
[胡琦] 湖南中医药大学;[谭小宁; 李勇敏; 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臭牡丹总黄酮;人肝癌细胞;MTT法;细胞形态学
摘要:
目的:研究臭牡丹总黄酮体外对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中药臭牡丹的有效成分臭牡丹总黄酮,采用不同浓度分别作用于培养的Hep G2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臭牡丹总黄酮药物浓度在0.025、0.25、2.5、25、250μg/m 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55%、12.73%、14.84%、62.44%、76.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牡丹总黄酮体外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有效成分抗肝癌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
胡琦;朱克俭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5(2):60-63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胡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肝癌;复发转移;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制
摘要:
<正>肝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杀手,约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50%,其发病快,病情凶险且长期生存情况不能令人满意,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且复发转移几率极高[1]。当前西医治疗肝癌的方法除放化疗、手术以及生物治疗外,还有介入疗法、局部消融疗法、分子靶向治疗等[2]。但均面临同一个瓶颈问题,即术后的复发转移,使疗效很难得到提高[3]。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的肝癌防治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自1963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