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止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
贺玉婷;樊启猛;石继连;李海英;潘雪;...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27(7):201-208 ISSN:1005-9903
通讯作者:
Zhou, Y.-Q.;He, F.-Y.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长沙410208;[李海英; 周逸群; 石继连; 潘雪; 贺福元#HE Yu-ting; 樊启猛; 肖美风;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通讯机构:
[Zhou, Y.-Q.; He, F.-Y.] L;Laboratory of Supra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athematic-physics Chracteriz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关键词:
中药;炭药;出血;止血;炮制;超分子“气析”理论;综述
摘要: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能改变或止血之力增强。笔者对常用止血炭药的历史沿革及其炮制机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炮制后活性物质保存或含量升高与炭药发挥止血作用密切相关,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影响凝血系统与血小板功能等。同时,笔者结合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提出炭药止血作用机制的超分子研究策略,以期为揭示炭药止血的科学内涵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鱼腥草挥发油体外代谢通用客体“印迹模板”研究2
作者:
周燕子;王敏存;贺玉婷;李海英;陈定芳;...
期刊:
中草药 ,2021年52(1):75-81 ISSN:0253-2670
通讯作者:
Zhou, Y.-Q.;He, F.-Y.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陈定芳; 李海英; 周逸群; 周燕子; 王敏存; 潘雪; HE Fu-yuan;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通讯机构:
[Zhou, Y.-Q.; He, F.-Y.] C;College of Pharmacy, China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代谢产物;超分子;印迹模板;分子连接性指数;体外代谢;通用客体;鱼腥草注射液
摘要:
目的基于体外代谢模型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挥发油代谢产物通用客体\"印迹模板\"进行研究。方法自制鱼腥草注射液(Houttuyniae Injection,HI),将其在大鼠肝微粒(RLM)中进行孵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进行GC-MS测定;计算所有代谢产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并从中筛选出代谢产物的共有成分和非共有成分,总结其结构特点,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将所有代谢成分进行归类。结果共得到鱼腥草挥发油代谢产物62个,其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是十四烷、植烷、正癸酸、己酸、乙酸异龙脑酯和正己醇,除乙酸异龙脑酯外,MCI与总体代谢产物相似度较高(0.914~0.964)。将非共有成分归类得到6个成分群,其平均MCI与总代谢产物MCI的相似度均较高(0.939~0.999),然而各个成分群之间的平均MCI相似度差异显著。结论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为鱼腥草挥发油代谢产物进行了归类。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夹角余弦法,表征了鱼腥草挥发油代谢通用客体\"印迹模板\"。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总量统计矩的中药多成分缓控释制剂整体释放体内外评价研究
作者:
肖佳妹;杨岩;贺福元;杨岩涛#IAO Jia-mei;YANG Yan;...
期刊:
中草药 ,2021年52(4):909-916 ISSN:0253-2670
通讯作者:
Yang, Y.-T.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YANG Yan-tao; 杨岩; 肖佳妹;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
通讯机构:
[Yang, Y.-T.] C;College of Pharmacy, China
关键词:
缓控释制剂;总量统计矩;体内外评价;中药;多成分
摘要:
针对目前尚缺乏符合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特征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对近年来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体内外评价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现有评价模式的优势及不足,并强调中药多成分缓控释制剂体内外评价模式应体现整体特色。因此,尝试探讨基于总量统计矩理论的中药缓控释制剂体内外评价方法,以不同时段缓释制剂与全溶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情况表征中药多成分体外释放研究,以总量药动学探讨其整体总量生物等效性,并结合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将两者关联,期望建立一种能反映中药缓控释制剂体内外整体释放动态变化特征的评价模式,使之能够符合中药复方缓释制剂\"总量均衡、整体溶散、随方释放\"的总体要求,为中药多成分缓控释制剂的开发提供支撑。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谈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的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朱志飞;刘有志;樊启猛;贺鹏;李海英;...
期刊:
广东化工 ,2020年47(4):214-215 ISSN:1007-186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刘有志]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朱志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摘要:
药物分析作为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改革。本文将从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探索性改革措施,为今后的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语种:
中文
展开
针刺心经神门与少海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研究
作者:
蒋冰;王妙华;谌爱华;王韧;李文姣;...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0(6):732-738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谌爱华; 王妙华; 蒋冰]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针药并用;针刺;神门;少海;补阳还五汤;经络脏象;代谢指纹图谱;谱动学
摘要:
目的 通过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两穴,观察其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的影响,验证针药并用可改变中药代谢的推断;方法 针刺大鼠心经的神门与少海;补阳还五汤血样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1)色谱柱:Ultimate AQ-C18,4.6 mm×250 mm,5μm;(2)检测波长:264 nm;(3)流动相:甲醇: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4)温度:35℃.谱动学采用指纹图谱与药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总量统计矩评价方法 .结果 针刺组补阳还五汤谱动学参数:总量半衰期为7.726 h,经0~24.51 h总量的95%成分被排出体外,其指纹图谱中95%的成分的保留时间在0~92.37 min之内;而对照组补阳还五汤谱动学参数:总量半衰期为10.09 h,经0.45~28.67 h总量的95%成分被排出体外,其指纹图谱95%的成分在0~95.59 min之内.结果 显示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能减少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的半衰期,增快药物代谢.结论 针刺经络腧穴能调整脏腑功能,反作用于中药代谢,其谱动学会产生明显变化,对应药效也会产生变化,针药并用可改变中药量-时-效作用规律.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探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策略
作者:
贺福元;邓凯文;潘雪;周逸群#HE Fu-yuan;DENG Kai-wen;...
期刊:
中草药 ,2020年51(3):557-562 ISSN:0253-2670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邓凯文]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与制剂制备工程技术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中医临床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医药理论;超分子;气析;印迹模板;中医药现代化
摘要:
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肆虐中国,控制疫情蔓延成为头等大事。由于没有特异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给疫情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出特效药物迫在眉捷。抗2019-nCoV药物研究总体上遵循3种模式,即疫苗、化学药和中药。由于疫苗、化学药物研究耗时太长,难解燃眉之急,并且冠状病毒的RNA和RNA之间重组率非常高,病毒出现变异正是由于这种高重组率,花巨大精力研究出来的疫苗和药物可能会错过疫情,且对下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不确定,使防疫工作变得更加艰巨。用中医药理论遣药组方治疗疫病确有疗效,但将其开发成成分清晰、作用机制明确的特效药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2019-nCoV及其药物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利弊,并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阐明这一药物研究的窘境,提出基于生物超分子"印迹模板"的"气析"作用进行抗2019-nCoV药物的研究策略,一方面可快速研究出抗2019-nCoV药物,解决目前疫情蔓延之势,另一方面创立一种中西医兼融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语种:
中文
展开
经典名方单味药材群体指纹图谱信息熵及一次投料量研究
作者:
樊启猛;刘润南;贺鹏;李海英;贺玉婷;...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2020年31(04):975-979 ISSN:1008-0805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沙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制备技术与评价实验室,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长沙410208;[刘润南; 李海英; 周逸群; 贺鹏; 贺福元#FAN Qi-meng; 樊启猛;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经典名方;指纹图谱;信息熵;信息量;炮制;一次投料量
摘要:
目的 从中药遗传多态性出发,结合Hardy-Weinberg群体平衡质量规律,探讨经典名方单味中药指纹图谱信息熵及最小一次投料量.方法 收集多个产地的多味中药材及其炮制品,运用信息论、遗传统计学原理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测定指纹图谱信息熵和一次投料量等参数.结果 各药材及炮制指纹图谱的峰数、峰面积、信息量的RSD变化均大于20%;信息熵的RSD均值为8.36%,小于10%,各药材的平衡质量(一次投料量)远大于《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存在“印迹模板”的信息熵稳定性规律,指纹图谱信息论及一次投料量可用于经典名方中药质量均一性、稳定性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金银花、山银花动态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
李海英;樊启猛;贺玉婷;贺鹏;王敏存;...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22):148-155 ISSN:1005-990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长沙410208;[刘润南; 李海英; 贺鹏; 肖美凤; 钱学兵; 王敏存; 周镯; 贺福元#LI Hai-ying; 樊启猛; 曾鲜萍;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超分子气析“印迹模板”理论;分子连接性指数;总量统计矩;稳定性;金银花;山银花;挥发油
摘要:
目的:运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与总量统计矩法控制中药质量,阐明金银花、山银花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方法:提取不同产地金银花、山银花挥发油进行GC-MS测定,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 ℃,检测范围m/z 35~ 650;结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05和ChemicalBook数据库定性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总量统计矩参数和挥发性成分的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结果:10批金银花、山银花各指纹图谱峰数目(RSD分别为28.5%,33.4%),总量零阶矩(RSD分别为55.5%,128.9%)和总量二阶矩(RSD分别为15.3%,21.5%)不稳定,表明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波动剧烈;但总量一阶矩(RSD分别为7.5%,8.8%)和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较稳定(RSD分别在8.1%~10.3%,4.2%~5.5%),表明成分整体“印迹模板”相似。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金银花、山银花这2味药材挥发油的峰数、总量一阶矩及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超分子气析“印迹模板”理论为指导,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和总量统计矩参数联合表征中药体外成分“印迹模板”,可宏观控制中药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桃红四物汤HPLC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及一次稳态投料量分析
作者:
李海英;贺鹏;樊启猛;贺玉婷;杨岩;...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25(15):37-43 ISSN:1005-990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长沙410208;[李海英; 杨岩; 贺鹏; 肖美凤; 潘雪; 贺福元#LI Hai-ying; 樊启猛;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总量统计矩;一次稳态投料量;均一性;稳定性;指纹图谱
摘要:
目的:建立中药及经典名方H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信息量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总量统计矩原理和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一次稳态投料量计算方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5批桃红四物汤原药材、饮片及复方制剂总量统计矩及一次稳态投料量进行研究。结果:除了总量一阶矩外,各药材、饮片及复方总量零阶矩、总量二阶矩、信息熵、信息量的RSD均> 10%。用单味原药材投料,除当归外(142. 34 kg),按全方累积的信息量的RSD变化计算出的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59. 10 kg);而按全方的比例投料,全方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958. 57 kg)。用炮制品投料,除酒红花外(83. 28 kg),全方累积的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73. 18 kg);按全方投料,炮制品一次稳态处方投料量均与原药材相同。原药材或炮制品组成的复方,其一次稳态投料量经常大于单味药材的一次稳态投料量。结论:中药成分受遗传多态性控制,中药色谱作用特征(成分种类)相近而作用强度(成分含量)不同,总量一阶矩、信息熵稳定说明中药多成分体系总体化学结构的印迹作用趋势稳定;桃红四物汤各药材及复方一次稳态投料量均远大于处方量,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的金银花、山银花HPLC指纹图谱评价
作者:
刘惠;杨姣;朱志飞;樊启猛;周晋;...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25(21):132-139 ISSN:1005-9903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长沙410208;[刘惠; 杨姣; HE Fu-yuan; 樊启猛; 周晋; 朱志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金银花;山银花;异质等效;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摘要:
目的:以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为分析手段,以金银花与山银花为模型药物,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金银花与山银花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研究二者整体化学成分性质的异同性,旨在为阐述二者'异源同效'现象本质提供助力。方法:分别建立不同批次的金银花、山银花HPLC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不同批次金银花、不同批次山银花、金银花与山银花之间的统计矩参数及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10批金银花样品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λ_T,σ_T~2的RSD分别为27. 537%,1. 685%,8. 346%;10批山银花样品总量统计σ珚2T矩参数的AUCT,λ_T,σ_T~2的RSD分别为14. 752%,2. 155%,2. 882%。10批金银花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 92以上,10批山银花指纹图谱均在0. 93以上。然后进行10批金银花与10批山银花指纹图谱两两比较,其相似度在0. 84以上。结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整体化学成分性质及构成比存在相似性,这便为研究二者'异质同效'现象的本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鱼腥草治疗支气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
王韧;樊启猛;李文姣;陈思阳;刘惠;...
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26(10):91-95 ISSN:1005-5304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李海英; 刘惠; 贺鹏; 陈思阳; 李文姣; 王韧; 贺福元#WANG Ren; 樊启猛; 刘文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鱼腥草;支气管炎;靶点;通路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鱼腥草治疗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探究其成分-靶点-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文献检索收集鱼腥草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5.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拓扑关系图,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平台GATHER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结果筛选出鱼腥草活性成分12个,得到可作用于支气管炎靶点42个。根据可视化网络拓扑图信息,得到关于鱼腥草治疗支气管炎5个核心靶点CD19、CD79A、TNFRSF13C、NFKB1、EGFR。GATHER筛选结果提示,鱼腥草的关键靶标富集到γ-六氯环己烷降解、脂肪酸代谢、补体和凝血级联等8条通路。结论鱼腥草可能主要通过抗病反应、免疫反应、生物刺激反应等发挥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动态中药成分群的谱动学数学模型创立及对补阳还五汤验证研究
作者:
Xiao, Mei-Feng;Duan, Xiao-Peng;Deng, Kai-Wen;Yang, Yan-Tao;Liu, Wen-Long;...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3):574-581 ISSN:1001-5302
通讯作者:
Deng, K.-W.
作者机构:
[Xiao, Mei-Feng]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rugability and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Duan, Xiao-Peng]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Supra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athematic-Physics Chracterization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Deng, Kai-Wen] The First Affinity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Liu, Wen-Long; He, Fu-Yuan; Yang, Yan-Tao] College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rugability and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Supra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athematic-Physics Chracterization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通讯机构:
The First Affinity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China
关键词:
动态中药;谱动学;数学模型;补阳还五汤;总量统计矩;指纹图谱;超分子
摘要:
中药多来源于动植物,具有遗传多态性,成分具有动态性,反映到指纹图谱中以特征峰和指纹峰出现,其谱动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宜用确定成分的谱动学方法进行研究.该文在前期谱动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总量统计矩原理,叠加减药物血样和空白血样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创建动态中药多成分的谱动学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并以补阳还五汤为模型进行验证,为中药谱动学研究提供新方法.实验采用HPLC测得补阳还五汤空白血样及各时间点血样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参数,利用总量统计矩加合计算含药血样的整体总量统计矩参数及空白血样的总量统计矩参数,两者相减可得纯药物的初次总量统计矩参数,运用代谢平衡常数迭代计算,至吸收和代谢平衡常数达稳态,即得补阳还五汤在大鼠体内代谢的谱动学参数 VUC_T 1.262 × 10~8 mAu·s,MRT_T 37.48 h,VRT_T 9.016 × 10~2 h2,CL_T 25.79 mL·h~(-1)·kg~(-1),V_s 1.586 × 10~2 mL·kg~(-1),t_(T, 0.5) 6.15 h,表明经0 ~ 96.33 h后整方95%的成分被排除体外.实验证明所建的中药谱动学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能表征补阳还五汤的量-时作用关系,能用于中药成分群的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炒炭存性”炮制共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超分子“印迹模板”表征技术的提出
作者:
周逸群;李瑞;贺玉婷;肖美凤;杨岩涛;...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19):4293-4299 ISSN:1001-5302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208
关键词:
中药炮制;炒炭存性;超分子;印迹模板
摘要:
运用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和'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分析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研究现状及共性问题,并提出破解之策。根据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的历史沿革,运用生物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其共性问题的根源。中药为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炮制就是对生物超分子体的炮制,其本质是在外界高温、高湿条件下,加辅料与不加辅料对生物超分子主客体进行化学变化的中药制药技术。中药'炒炭存性'炒的是主体分子,存的是客体分子,主客体分子的变化规律受控于'印迹模板',反映到饮片药性与药效的变化程度上。超分子化学贯穿始终,可通过超分子拓扑结构特征和印迹行为来表征炭药的'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并结合定量的炮制火候数学模型,从源头上实现'炒炭存性'的精确炮制,定量控制炭药饮片质量,制订出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
语种:
中文
展开
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致敏性
作者:
刘润南;包小燕;曾姣丽;李萱;刘红宇;...
期刊:
中南药学 ,2019年17(3):352-355 ISSN:1672-2981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文雯]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润南; 包小燕; 贺福元; 曾姣丽; 李萱] 湖南中医药大学;[LIU Ping-an; 刘红宇]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绿原酸;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酶联免疫;免疫指纹图谱
摘要:
目的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致敏性,并建立高效、快速筛查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绿原酸完全抗原并用紫外光谱对其鉴定,所得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血清并对其分离纯化,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绿原酸是否呈阳性,再用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免疫原性。结果紫外光谱的结果显示绿原酸抗原合成成功;酶联免疫法的结果显示绿原酸组颜色明显较阴性组深而呈阳性反应;运用免疫指纹图谱法检测绿原酸在双黄连注射剂中的致敏性,发现用IgE、IgG吸附前后绿原酸指纹图谱特征峰发生显著性变化,其吸附率分别为44.55%、38.42%。结论用酶联免疫法初步锁定绿原酸为致敏原,而免疫指纹图谱法则进一步确定了绿原酸为双黄连注射剂中的致敏性成分,同时建立了高效、快速检测中药注射剂中致敏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
李海英;贺福元;杨岩涛;周逸群;肖美凤
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1):239-240 ISSN:2095-3089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李海英; 周逸群; 杨岩涛; 肖美凤;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药剂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摘要: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药剂学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医院、药房、医药企业等岗位的人才需求。本文根据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从实践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
作者:
杨岩;肖佳妹;王韧;刘润南;贺福元;...
期刊:
中草药 ,2019年50(13):3230-3236 ISSN:0253-2670
通讯作者:
Yang, Y.-T.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208;[肖佳妹] 肖佳妹;[王韧] 王韧
通讯机构:
[Yang, Y.-T.] C;College of Pharmacy, China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中药复方;中药制剂;智能优化;中医药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其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化描述,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实现高级机器和联想记忆的共同作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物理、经济、医药等行业。其采用并行分布的处理方式,具有高容错性、智能化、自主学习等特点,模拟处理复杂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中医药领域研究内容繁杂、影响因素众多,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势恰恰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有着良好的互补性,因此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尝试对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支撑和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药剂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
朱俊平;曾挺;梁慧慧;文雯;贺福元;...
期刊:
药学教育 ,2019年35(1):21-23 ISSN:1007-3531
作者机构:
[文雯; 杨岩涛; 张喜利#Zhu Junping; 梁慧慧; 朱俊平; 贺福元; 刘文龙; 刘平安; 曾挺]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反馈;评价量化表
摘要:
基于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切入,构建中药药剂学形成性评价体系,鼓励师生互动与交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身控制和自我评价。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免疫指纹图谱法筛查双黄连注射剂的致敏成分
作者:
文雯;贺福元;刘文龙;周逸群;刘红宇#WEN Wen;...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8):1588-1595 ISSN:1001-5302
通讯作者:
Liu, H.-Y.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文雯; 周逸群; 贺福元; 刘文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通讯机构: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China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免疫指纹图谱;超分子;过敏反应;抗IgE抗体
摘要:
该文采用免疫指纹图谱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HPLC/MS法筛查双黄连注射剂(SHLI)的致敏性成分,制备SHLI的鼠抗兔血清免疫球蛋白E抗体(抗Ig E抗体),通过ELISA包埋抗Ig E抗体可成功吸附SHLI及其不同给药途径的含药血浆样品中的致敏原,提示SHLI可引起大鼠产生Ⅰ型超敏反应。建立抗Ig E抗体吸附前后各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和质谱图,由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和MS图谱归纳结果可知,不同给药方式可改变SHLI的致敏性,SHLI及其含药血浆中可被特异性抗Ig E抗体吸附的成分有22种,多为酸类、酯类及含氮化合物,基于超分子理论推断这些酸类、酯类及含氮化合物来源于SHLI或机体,可能形成超分子半抗原,致使其口服不过敏而作为注射剂使用时具有免疫毒性引发过敏反应。比较传统的中药注射剂致敏原筛查方法,免疫指纹图谱法不仅限于单成分致敏原筛查,该方法纳入成分更全面,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为今后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与超分子化学联合应用前景
作者:
樊启猛;贺玉婷;李海英;贺鹏;贺福元#FAN Qimeng;...
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9(11):1407-1411 ISSN:1674-070X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制备技术与评价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李海英; 贺鹏; HE Fuyuan; 樊启猛; 贺玉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药;贝叶斯网络;超分子化学;数据挖掘;证候;药性
摘要:
由超分子化学重构的中医药基本理论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但需借助优质的数学方法与技术从大量研究数据中挖掘其潜在的关联性、规律性等信息,进一步直观、清晰地阐明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理论.诸多数据挖掘技术中,贝叶斯网络最为符合推理过程,是当前在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中最有效的理论模型之一,尤其适合于中医药超分子复杂体系的研究.本文阐述了贝叶斯网络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对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现状作综述,探讨贝叶斯网络与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有机结合、联合应用可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定性、定量的表征方法和手段,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强大臂助.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升降浮沉
作者:
刘润南;贺福元;刘文龙;刘惠;陈思阳;...
期刊:
中草药 ,2019年50(12):2771-2776 ISSN:0253-2670
通讯作者:
Liu, P.-A.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刘平安]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胜]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机构:
[Liu, P.-A.] H;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ruggability and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of TCMChina
关键词:
中药药性;升降浮沉;超分子化学;印迹模板;主客体分子
摘要:
在前期提出超分子化学对中药四性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的历史沿革、研究概况,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行解析,提出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人体与中药均是印迹模板印迹作用的聚集体,在印迹模板作用规律下,不同类型的中药成分与人体的靶点通过"锁-钥"关系以非共价键结合,中药客体超分子通过键的作用可纠正人体主体超分子在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寒热、气机失调。人体具备抵抗外界病邪侵袭的能力,有赖于其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并能祛除病疾,有赖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紊乱,或顺应气机、祛邪外出以增强机体免疫的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中药"升降浮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其物质基础,并建立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通过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进行剖析,揭示其科学内涵,推动中药药性理论不断创新。
语种:
中文
展开